貴州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劉科答記者問
??? 多彩貴州網訊 “多彩貴州有多彩”系列網絡文化傳播活動全國重點新聞網站媒體見面會23日上午在貴陽舉行。見面會上,貴州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劉科回答了人民網和北青網記者提問。
人民網記者:我的問題是,近年來貴州省大力推動大數據產業,為貴州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國23個省市區都在發展大數據產業。面對未來激烈的競爭,貴州怎樣才能“后發趕超”,在這樣一個很多省份和地區都謀求發展的新興產業中獨占鰲頭?
劉科:首先,邊干邊探索,加快完善全省大數據產業頂層設計,明確工作方向和產業發展路徑。不斷總結和梳理我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經驗和思路,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我們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3453”的發展思路,即圍繞“數據從哪里來、數據放在哪里、數據誰來應用”三個問題,堅持“數據是資源、應用是核心、產業是目的、安全是保障”四個理念,以優勢聚資源,以應用帶發展,重點打造“基礎設施層、系統平臺層、云應用平臺層、增值服務層、配套端產品層”產業鏈五個層級,分三步走,建設國家級大數據內容中心、大數據服務中心、大數據金融中心。在總體思路中,我們最看重的是應用和產業,也就是要通過擴大大數據應用,來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善民生,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
其次,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構建“出省寬、省內聯、覆蓋廣、資費低”的全省信息基礎設施體系,進一步改善我省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支撐環境。數據中心是建設大數據內容中心的基礎,建成、用好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吸引各類國家級、行業級、龍頭企業等數據資源“大戶”入駐,培育相關聯、多形態的產業生態圈,將貴州省打造成為中國南方數據基地和長江經濟帶數據基地。
第三,構建“云上貴州”生態系統。“云上貴州”生態系統是政府數據“聚、通、用”的支撐性平臺,是帶動大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建設國家級大數據服務中心的重要孵化平臺,既聚集數據資源,又創造應用市場,更提供創業創新環境,帶動全社會應用和產業發展。我們將制定“云上貴州”系統平臺規劃,加快數據資源集聚,建立數據交換平臺,推動政府部門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探索建立數據分級開放機制,促進政府數據社會化、公共化、資源化,培育大數據產業發展生態。
第四,注重市場主體培育。扎實開展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貴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等國家級試點示范區創建工作。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營造產業發展環境,推動大數據在重點行業領域應用,培育大數據產業鏈和骨干企業,培育增值服務企業群。 第五,抓創新招商引資、引才、引智平臺。利用推介會、數博會、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等平臺,引進大數據人才、技術、資本,促進大數據項目、企業落戶貴州。我們突出抓好大數據商業模式大賽,通過開放政府數據資源目錄或數據資源,征集商業模式,再通過基金跟進、項目扶持、融資支持等方式支持項目落地,激發創新活力,培育市場主體。
北青網記者:我的問題是,大數據產業還沒有既定模型,貴州作為一個“后發趕超”的省份,能做出這樣的戰略選擇,勇氣可嘉,但困難也不小,其中的關鍵就是將政府數據的“孤島”打通。請問貴州是如何打通政府數據的“孤島”,形成數據互享、互通?
劉科:貴州發展大數據本身就具有后發優勢。貴州省相對落后,整合數據、打破信息孤島的成本反而較低,對以前的成果不會造成過多的浪費,效益也更高,而過去信息化發展得快的地方,市場格局、利益格局基本平衡,基礎做得好,要整合數據阻力較大,可創新和嘗試的空間反而不大。貴州如何打通政府數據“孤島”,主要有以下兩點:
首先,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形成發展大數據共識。大數據,是全樣本數據,要挖掘其價值,就要充分重視互通整合和跨領域整合,而當前在我們國家真正能夠實現跨領域數據整合的是政府。現在很多大企業既期望政府開放數據,但又對政府開放數據的方式和程度感到擔心。現在的投資大多是看政府是否大力支持,如果政府支持,大力開放數據,對企業來說商機無線。貴州省里重視發展大數據產業,書記、省長一把手親自抓,彰顯的就是貴州做大數據的態度、決心和信心。貴州從省里一把手到各個部門再到下邊基層,形成了發展大數據的共識。
第二,構建了“云上貴州”系統平臺,實現數據的“聚”、“通”、“用”。政府具有最多的跨領域的數據源,或者說數據搜集的權利,政府最有能力來打破不同領域之間的利益壁壘,實現跨領域的數據整合。所以我們首先把政府數據,政府應用作為一個突破口,做了“云上貴州”系統平臺,實現政府數據的“聚”、“通”、“用”。
書記、省長任組長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親自推,省大數據辦統籌指導政府各部門云工程建設,明確省級政府部門、各市(自治州)政府不再自建數據中心,全部使用云上貴州平臺提供的云資源,明確各部門加快應用系統及數據遷移匯聚要求,實現政府數據的“聚”。
制定數據開放標準,明確各部門一把手任“云長”牽頭負責,梳理本部門數據目錄,制定數據開放交換計劃,提出數據交換需求,有序分類推進部門間橫向數據交換共享,實現政府數據的“通”。 以交通、工業、旅游等7個部門“7朵云”作為第一批數據應用的示范,今年再增加13個部門的“云”應用工程建設,實施15個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示范工程,帶動更多部門數據開放和應用,實現政府數據的“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