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布2014年8項糧食科技成果 利用創新平臺開拓市場
2014-06-30 17:44:07??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王瓊 王瓊 我來說兩句 |
紅網長沙6月30日訊(記者 馮鈞 通訊員 周聰穎)在金健米業的鮮濕米粉加工的生產線,有一項專利技術引起了湖南糧油健康生態行采訪團的注意。在米粉成皮切絲后,機器會壓成大小均一的米粉團吐出來。車間負責人介紹,這是對米粉進行精確的計量一道工序,每團米粉的重量都可以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調節。 湖南省糧食局日前公布了2014年湖南“節糧減損、科技創新成果”情況,金健米業采用的“一種補償式米粉計量方法及其計量裝置”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成果,而這一成果包含了1項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 翻開這份名單,其中不乏各種提高糧油品質的科技成果。晚秈稻就倉降水保鮮儲藏技術根據南方氣候特點和晚秈稻自身的分子結構,將晚秈稻的水分、溫度控制在安全曲線范圍內,并保持糧食的生命活性,抑制害蟲活動,提高糧食的加工與食用品質,從而達到保鮮綠色的儲藏目的。 油茶籽油副產物與中藥材復合產品是將優質油茶籽和中藥材相結合的一種新產品。這種產品通過深度開發提取油茶籽生物活性物質、選配傳統中醫藥方劑,可以生產出系列保健品。油藥保健產品的創新開發,不僅充分利用副產物及廢料循環開發,增加附加值,而且為社會提供了食療與營養保健產品,是一項利國、利民、利農、利企的好產業。這項成果包含了10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 此外,高級營養棉籽油加工及其副產物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無線防雷數字式糧情檢測系統,自動涼米裝置、水磨糯米粉等對于提高糧食品質,拓展糧食產業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湖南省糧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度全省糧食科研項目達到58項,不少企業的科研項目與市場緊密結合,科研人員已逐步從實驗室走向了市場、生產一線。 統計顯示,湖南目前有糧食科技創新平臺16個,高校和科研院所6個;有研究實驗基地6個,均由企業建立。企業的創新平臺和研究實驗基地多與高校合作,通過打造創新平臺消化吸收更多的科技成果,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開拓新市場,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
相關閱讀:
- [ 07-02]湖南糧食:從古至今書寫傳奇
- [ 06-30]湖南糧食嚴把監測關 備戰夏糧收購
- [ 06-30]北糧南運戰略節點金霞糧食物流園 將迎來中國首列散糧專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