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展"開幕傳遞信號:中國外貿有望突圍大幅波動態勢
m.shockplant.com?2013-11-06 15:47? 王攀?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廣州10月15日電(記者王攀)從年初的強勁增長,到隨后而來的大幅下滑和負增長,再到過去幾個月的溫和增長以及9月份的“意外”疲軟——過去的三個季度里,中國外貿數據呈現了近二十年來少見的大幅波動情形。 毫無疑問,這引發了全球市場的關注與疑慮。然而,來自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展會上的信息顯示,中國企業普遍認為,這種波動并不意味著中國龐大的外貿產能已經陷入困境。相反,在未來的第四季度和明年,中國外貿仍有望保持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 15日在廣州開幕的第11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中國家電企業海爾集團中東非大區營銷總監張慶福說,在過去的9個月里,海爾在全球開展了一系列的品牌推廣活動,為此借助了包括網絡社交媒體在內的新興傳播形式,“雖然全球家電市場銷售都不樂觀,但我們卻保持了兩位數的增幅,預計明年我們仍將保持這一發展勢頭”。 每年分兩屆舉行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有2萬多家中國外貿企業和20萬名海外采購商參加,被視為中國外貿形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市場認為交易會的成交情況還可以反映全球的經濟形勢。 在參加交易會的中國企業和海外采購者看來,全球市場復蘇的不確定性是造成今年中國外貿形勢劇烈波動的根本原因。微波爐電器制造商廣東格蘭仕外貿公司總經理王昌銀說,在過去的9個月里,人們很難明確掌握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市場態勢,有時看似具備了復蘇跡象,卻又轉瞬即逝,這使得中國企業的經營難度增大,“我們預計全年的增幅在10%左右”。 此外,由于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導致的新興市場需求疲軟、貨幣貶值以及部分國家和地區上調進口稅等情況的出現,也是中國外貿今年出現大幅波動的重要外部因素。 中國政府官員坦承,今年以來波動較大的進出口增幅表明中國外貿承受的壓力在增大。出席本屆交易會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說,從外部環境看,全球貿易仍呈低速增長態勢,在美歐日發達經濟體市場回暖的同時,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又普遍放緩;而從國內看,部分經濟先行指標仍不樂觀,包括勞動力在內的生產要素成本仍在持續上升,這些都困擾著中國企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外貿繼續呈現波動態勢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有關人士在本屆交易會上表示,考慮到去年第四季度中國進出口因為虛假套利貿易的存在而抬高了基數,今年四季度中國外貿的走勢仍不容樂觀。 但和早些年相比,中國企業普遍認為自己已經不再是國際市場波動的被動接受者了。出席本屆交易會的大部分品牌參展商認為,“中國制造”已經通過創新技術和加強品牌營銷,具備了應對這種復雜形勢的基本能力。 張慶福說,作為全球家電市場的有力競爭者,海爾和其他一些中國企業一樣,目前正處于轉型階段,目標是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平臺企業”,借助于在海外市場普遍推行本地生產、本地營銷的市場策略,這家企業成功降低了市場風險。 “即便是以往挑戰巨大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壓力也因為我們落實本地產銷一體而有所減輕。加上在南非、伊朗、蘇丹等國推進人民幣結算,企業的匯率風險進一步降低。”他說。 中國政府給予的市場性扶持政策也被視為重要的保障之一。今年7月下旬,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于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干意見,旨在切實減輕外貿企業負擔、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目前,中國各地已經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包括簡化商檢程序、減免商檢費用等在內的具體舉措,使得多數企業感到商業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說,未來中國還可以采取的發展措施包括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完善多種貿易方式、發展服務貿易等,這些舉措不僅可以保障增長,還可以讓更多中小企業也能揚長避短,通過競爭贏得更多機會。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