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領略南疆雄關風采 友誼關:中越繁榮邊貿見證者
m.shockplant.com?2013-10-25 15:36? ?來源:廣西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憑祥市口岸辦副主任陸成接受廣西新聞網記者的采訪。廣西新聞網記者 孫璐 攝
![]() 憑祥友誼關是國家一類通關口岸。廣西新聞網記者 孫璐 攝
![]() 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南疆第一關——友誼關全貌。廣西新聞網記者 孫璐 攝
![]() 友誼關廣場內的法國樓,雖然年代久遠,但仍保留著浪漫的法式韻味。廣西新聞網記者 孫璐 攝 廣西新聞網崇左10月24日訊(記者 孫璐)惜別了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潮涌北部灣——2013全國網絡媒體廣西行”的記者們驅車來到祖國的南大門——憑祥。在一片郁郁蔥蔥的環山翠綠之中,已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友誼關矗立在西南中越邊境,歷史滄桑但雄風依舊。“這里曾是中國抵御外敵入侵的主戰場,雖然硝煙早已褪去,但愛國將士奮勇衛國的情懷值得后人敬仰。“天涯社區區域運營經理賓勇為這樣評價友誼關的紅色文化。 友誼關是我國九大名關之一。關樓為三層樓閣建筑,高二十多米,底層為石砌隧道型拱城門,城墻厚實,齒形城垛,兩邊石欄桿雕刻精細,門窗構圖精美。城門上用漢白玉雕刻的“友誼關”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陳毅元帥題寫的關名。關樓兩邊各有百余丈的城墻,尤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 關樓建有三層回廊,第一層回廊以圖片形式陳列著鎮南關大捷、鎮南關起義和紅旗插上鎮南關的歷史。第二層是中越高級領導人的會晤室,這里的墻壁上陳列了很多歷史照片。五六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曾兩次在這里親切會晤越南人民的領袖胡志明主席。第三層是中國九大名關展覽廳,站在回廊上,可以居高臨下俯看關前關后的風光。友誼關前是寬闊的廣場,兩旁木棉挺拔,松柏常青。廣場前側有一棵千年古榕,傘形的樹冠,綠葉婆娑,仿佛在訴說友誼關悠久而古老的歷史。關后有一幢法式建筑,名為“法國樓”,浪漫的法式風格吸引了不少記者合影留念。 新浪網事業部高級編輯雷玉嬌是地道的廣西人。她告訴記者,2010年因為工作關系曾來過友誼關,但匆匆一瞥并沒有留下太多印象。這次能夠全方面的了解友誼關的歷史與作用,親自觸摸斑駁滄桑的古城墻,她心情十分激動。“如今的友誼關,繼續發揮著連接中越人民友誼的橋梁紐帶作用,我感覺這座古老的邊關依然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 華燈初上時分,中越邊境口岸依然人來人往。憑祥市口岸辦副主任陸成告訴記者,友誼關作為中國名關中目前唯一具有通關功能和對外聯絡的國家一級口岸,自古以來都是重要商埠,已成為中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國家最大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每年都有價值數百億的各類商品經友誼關出口到越南或轉口東南亞國家。經友誼關出入境旅游的游客數百萬次。憑祥市邊境旅游辦證中心的蘇豐才告訴記者,憑祥市是2009年中國南部地區首家開始實行邊境旅游異地辦證的城市。每年有3-5萬旅客前往憑祥辦理赴越南或是東盟國家陸路出關旅游的出入證。 結束采訪時,天色已晚,但仍有許多人從越南或是中國境內自由通關,他們或是旅行者,或是結束了一天生意的越南邊民。“昔日雄關見證滄桑歷史,今朝邊關風采活力依舊。”記者們不禁發出感嘆,“友誼關不僅見證著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便捷快速的通關渠道更讓兩國邊貿經濟繁榮穩定。”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