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中一重工 背靠北部灣放眼東南亞
m.shockplant.com?2013-10-17 20:12? ?來源:廣西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 ![]() 廣西新聞網防城港9月27日訊(記者 毛俊連 謝琳琳蘇琳 胡雁 唐志堅)“你們現在看到的廠房,全部都是我們公司自建的?!?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防城港企沙工業園區的中一重工有限公司,一輛大卡車在緊張地裝卸鋼材,空曠的廠區佇立著兩排白色鋼架結廠房,旁邊栽種著綠色的樹木,鋼板、鋼條整齊地堆放在空地上。防城港中一重工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石奔告訴記者,三四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廣袤的空地,那兩排齊整的車間就是企業落地后的第一件“產品”。 2009年,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和廣西防城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立了防城港中一重工有限公司。公司生產基地總面積約六百畝,總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設計年鋼材深加工能力30萬噸?!肮?009年3月份開工,2009年12月29日正式投產,2010年初正式運行?!笔几嬖V記者,公司用一年時間建成投產,迅速占領了廣西北部灣市場,當年生產鋼結構2.2萬噸,并成功打入海外市場,產品出口到越南、印度等東南亞、南亞國家。公司的基礎設施之所以能夠迅速完建,是因為廠房是“現做”的,在廠內加工鋼材,現場拼裝成廠房。“鋼架結構堅實耐用,建造速度快,廣泛運用于高層建筑?!?石奔告訴記者,該公司承建的南寧保稅物流中心綜合樓,以兩天建一層的“北部灣速度”,完建了20余層樓宇,贏得業內交口稱贊。雖然鋼建結構建筑建設成本比混凝土建筑高20%,但是建筑主體堅實、抗震能力強、材料可拆除可回收,多用于大型的市政建設、民用高層樓宇、大型體育場館及工業用冶金系統廠房。除了用重型鋼結構“蓋房子”,該公司還涉及港口機械制造、壓力容器制造及船舶制造,鋼材深加工、鋼鐵進出口貿易等業務。 ![]() “我們公司當年建成投產、當年產生效益,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 石奔告訴記者,這不僅是當時企沙工業園區內的“最快速度”,也被譽為防城港企業建設史奇跡。建成后就立即成功打入海外市場,公司承接的第一個訂單是印度ESL電鋼項目,隨著而來的是越南廣寧省冒溪電廠項目。石奔坦言,當初企業決定落戶北部灣,首先是看中了廣西承接東、西部工業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發展趨勢,需要興建大量的基建設施建設,鋼材需求巨大的市場潛力;其次打著依靠港口,以北部灣為“據點”,將市場往東南亞延伸的“算盤”。第一個訂單就來自印度,承建越南電廠和印度尼西亞喀啦喀托鋼廠項目,投產三年以來,向越南出口了6000多噸的電廠鋼結構產品,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在區內,相繼承接了南寧保稅物流園大樓、柳州會展中心、廣西南南鋁熱軋廠等多個標志性大型鋼結構加工制作安裝項目,可謂是區內區外“全面開花”。 ?????? 鏡頭回放到2012年3月28日,長達42米、重245噸的箱形吊車梁在南南鋁業有限公司新建廠房工地被兩臺400噸巨型吊車緩緩吊起,20分鐘后順利吊裝到位,該梁跨度、重量和截面尺寸遠超過同行業中同類鋼結構件,被譽為“中國西南地區鋼結構第一梁”。三一重工承建的南南鋁業與國家C919大飛機項目配套的20萬噸大規格高性能鋁合金板帶型材項目的核心廠房——中厚板熱軋主廠房鋼結構制作安裝工程,單項訂單達到1.5125億。 “投產三年來,連創佳績?,F在,中一重工有限公司無論在鋼結構專業制造、安裝還是效益均排在了西南地區鋼結構行業第一!”石奔的話語之中透露著自豪,中一重工今天的成績,與企業重視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著力打造技術人才梯隊密切相關。 ![]() 9月25日下午,中一重工廠房里,一名女工蹲在鋼板上,點燃了火焰切割機上的噴口,紫藍的火焰劃過畫好的鋼板,切割出一道整齊的切口。這名女工姓趙,來自西安。在同一間廠房,剛剛畢業三個月的桂林畢業生小陳,蹲在一堆鋼條上,用氣割機切割鋼條。 “公司剛開始投產的時候,技術工人很缺,不得不從武漢本部調人過來。”石奔告訴記者,2010年公司的運行上了正常軌道,面對眾多的新簽項目和在建項目,公司里新員工多、技術工人數量嚴重不足,缺乏骨干技術力量,人力方面覺得“困難重重”。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企業著力培養新的技術工人,不少員工都在企業里學成一門“手藝”。公司強化作業人員的技能水平,從安全培訓、施工培訓、質檢培訓、質量管理培訓等方面,全方位地培訓人才。 “我印象很深,2011年公司共開展各類培訓32次,培訓人員818人次。公司還采取了“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加強與相關鋼構公司的培訓交流,通過培訓,已培養出兩百余名獨立操作的員工。” “公司把技術創新、攻克技術難關作為提供產品質量、贏取市場先機的第一要務”。石奔告訴記者,中一重工榮獲2012年廣西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已取得國家專利局專利證書24項。據悉,該公司投產以來,投入大量資金支持科研創新,每年投入的科研費用為年產值的2%,2012年更是提高到3%的高比例,公司投產以來投入的科研費用累計已達2700多萬元。高投入高回報,三年來,公司科研成果豐碩:2010年申報實用新型專利11項,2011年申報專利14項,申報省部級工法兩項,企業級工法五項,以及在國內權威雜志上發表多篇專業論文。到2011年年底,已取得國家專利局專利證書20項。 “公司鋼結構制造和安裝方面,通過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題”。石奔如數家珍:“我們公司重掌握了大型高重心鋼結構件翻轉核心技術,大型厚板結構儲罐整體熱處理核心技術,厚板焊接及14mm以下鋼板對接不開坡口單面焊雙面成型技術。另外還取得了如減小焊接變形裝置和提高鋼板對接錯邊量、雙機和多機抬吊技術等眾多技術成果?!边@些技術術語聽起來有點艱深晦澀,但技術創新也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讓企業在祖國大西南鋼材深加工重鋼結構制造行業獨領風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