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化同步”破“兩元格局”推進城鄉一體化
m.shockplant.com?2012-04-26 15:19?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孝感市三級干部大會上指出要以“三化同步”破“兩元格局”,奮力推進城鄉一體化。近年來,孝南區在創先爭優活動中,以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先行區為目標,把“三化同步”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的總抓手,堅持“四個三”舉措,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我區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的“春暉模式”,有力破解了“城鄉兩元格局”,被《農民日報》譽為“現代農業一桿旗”,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和省委書記李鴻忠等領導的肯定,探索出了一條孝南特色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 一、推進“三集中”,加快城鄉要素配置一體化 一是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以園區建設為載體,高標準推進“一區多園(孝南經濟開發區和各具特色的鄉鎮工業園)”建設,著力打造南大“三新三型”工業園、總部經濟園、長興中小企業成長園、東山頭現代森工產業園、朱湖農副產品加工園、臥龍食品工業園、祝站現代建筑產業園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工業園區,吸聚工業向園區集中,增強產業密集度,大力建設集約發展的新園區,使之成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器。同時,按照區鄉聯動、利益共享、共建園區的思路,引導鄉鎮到孝南經濟開發區北區興辦工業園,既滿足了鄉鎮發展工業的需要,又極大地壯大了開發區綜合實力。在全省縣域省級開發區綜合考評中,孝南開發區連續3年排名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二是推進農民向城鎮集中。圍繞孝感城市發展“東擴南進”戰略,按照城市組團和功能區的理念,規劃總面積83平方公里的南城新區城南、南大、毛陳三大組團建設,打造新的城市重要功能區,使之成為引領孝南城鄉一體化的龍頭。同時,加快肖港旅游名鎮、楊店魅力城鎮、陡崗、西河宜居城鎮等一批特色小城鎮建設,推動三汊、祝站由新農村建設試點鎮變為示范鎮,促進了城鎮人口與產業同步擴張。引導農民從零星小村向大村集中,推動大村向居民小區發展,大力建設農村新社區,形成了農民向城鎮“低成本進入、低成本發展”的新格局。西河鎮堅持統籌鎮村發展,將鎮區周邊的5個自然灣統一納入小城鎮規劃建設范疇,集中興建農民新社區,讓農民過上了與市民一樣的生活。2011年,全區城鎮化率達53%,比5年前提高了6個百分點。 三是推進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把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作為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突破口,以農村體制機制創新為切入點,大力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推動土地向種養大戶、龍頭企業、特色產業和重點區域集中。截至目前,全區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2.65萬畝,占全區二輪承包面積的28%,其中流轉面積在500畝以上的3.3萬畝。特別是在春暉米業、六和食品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我區已形成香稻、肉鴨、水產等5條特色農業產業鏈,每條產業鏈產值均在5億元以上。我區土地集約規模經營的“春暉模式”被《農民日報》譽為“現代農業一桿旗”,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和省委書記李鴻忠等領導的肯定。 二、促進“三增長”,加快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 一是促進區級收入快速增長。堅持走特色產業發展之路,著力打造紙品、現代森工、以新材料為主的戰略性新型產業、機械電子制造、現代物流和商貿服務等6個百億元產業集群,加速擴張經濟總量。孝南紙業已聚集全國排名前四位的金紅葉、維達、恒安、中順及上下游企業30多家,我區正加速由“華中紙都”向“中華紙都”跨越。占地4000畝的東山頭現代森工產業園,共簽約全國知名門業、木地板企業40多家,標志著我區正向建設華中地區最大的木地板生產基地的目標大步邁進。此外,一批新興產業加快崛起,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2011年,全區財政總收入10.1億元、一般預算收入6.9億元,分別是5年前的3.7倍、5.5倍。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考核中的排名,我區從2006年的第55位躍升到2011年的第29位。 二是促進鄉(鎮)村收入快速增長。出臺激勵措施,大力支持鄉鎮經濟發展。對鄉鎮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萬元、5000萬元和1億元的,一次性分別獎勵10萬元、50萬元和100萬元;對財政收入達到一定增幅的,也實行重獎,極大地調動了鄉鎮發展經濟的積極性。2011年,全區財政收入過千萬元的鄉鎮達到14個,其中3個首次突破4000萬元;我區進入全市“20強”和全省鎮域經濟百強的鄉鎮個數,均居全市第一。大力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定村級集體企業新增稅金中,區、鄉兩級留成部分50%獎勵給村集體;村集體新辦企業三年內的所得稅,區、鄉留成部分全部獎勵給村集體;村集體開發“四荒”資源從事種養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所得收入,暫免征收所得稅;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給予一次性獎勵。同時規定,鄉鎮要為村級發展預留土地,支持條件較好的村(社區)建廠房、發展樓宇和出租經濟。目前,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過5萬元的村達到325個,占全區行政村總數的80.1%。 三是促進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在落實惠農政策促增收、推廣農業科技應用促增收、發展打工經濟促增收的同時,積極探索土地股份化流轉,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2011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926元,是5年前的2.4倍。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