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深水區”:公平與選才如何兼顧?
m.shockplant.com?2012-03-06 22:05?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凌軍輝、仇逸、李江濤)異地高考“破冰”、自主招生“掐尖”、農村生源“升學難”——漸漸駛入“深水區”的高考改革也逐漸面臨深層次的矛盾與困難。高考的主要目標是選拔人才,但選拔人才必須在公平的基礎上進行,因為“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教育體制改革,逐步解決考試招生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如何處理好公平與選才的關系,破解高考改革深層次矛盾,成為一些來自基層的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異地高考”破冰:既促教育公平 又防“高考移民”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近日透露,異地高考方案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一些代表委員認為,此舉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但如何避免“高考移民”更加突出,是一個新課題。 “這對于數千萬農民工子女是一場及時雨,但對于現行教育體制來說,則是一場嚴峻考驗。”江蘇省啟東中學校長王生代表說,現有高考招生計劃是根據各地發展水平、考生數、高教資源等分配,是一種“相對公平”。異地高考如果考慮不周,在實施中會侵占京滬、江蘇等高校富集地區考生的升學機會,帶來新的不公。 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王戰代表說,中國的城鎮化率已超過50%,在這一背景下,即將出臺的異地高考方案是順勢而為。但在教育資源嚴重不均衡的情況下,一旦過快放開,很可能引發新一輪“高考移民”,因此異地高考要漸進式改革,堅持“小步快走”。 如何避免新一輪“高考移民”?沈志剛代表建議,異地高考方案可率先在外來人口較少的地區試點,同時因地制宜出臺限制條件。當然,國家應努力縮小教育資源的地區差距,從根本上避免出現大規模“高考移民”。 針對農民工子女的實際需求,沈志剛代表認為,異地高考可以首先開放高職教育,逐步降低由職業教育向高等教育過渡的門檻,使更多“農民工二代”獲得在城市發展的一技之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3-06]異地高考政策松動 外省隨遷子女可在閩考高職單招
- [ 03-06]異地高考應針對“增量改革”做文章
- [ 03-05]教育部:解異地高考不能影響京滬
- [ 03-05]異地高考當兼顧解憂與公平
- [ 03-05]專家建議調撥原籍省和就讀省招生比例實現異地高考
- [ 03-05]異地高考方案應公開征集民意
- [ 03-05]教育部:解決異地高考不能影響京滬考生權益
- [ 03-04]異地高考方案10個月內公布 家長須在當地工作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