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發展,宜居港城
年終歲未,莆田“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戰役”進入沖刺階段,向莆鐵路建設加速推進,文獻步行街城市綜合體蓬勃崛起,國投湄洲灣煤炭碼頭一期及中轉基地加快建設,鞍鋼冷軋項目工地一派繁忙,木蘭溪兩岸規劃正式啟動……全市上下正以快馬加鞭促項目的強勁氣勢揭開“十二五”的壯麗大幕。
搶抓加快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莆田制定了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跨越發展,宜居港城。到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要達到1800億元,爭取達到2000億元;財政總收入確保達到180億元,力爭達到200億元。
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大規模開發湄洲灣北岸,重點發展LNG產業園、秀嶼國家級木材加工貿易示范區、湄洲灣國投經濟開發區、東吳漿紙產業園、莆頭臨港工業集聚區、笏石工業園、大型鋼鐵基地、能源基地等臨港工業園,規劃建設國際硬木產業園、海西多式聯運轉運中心及秀嶼港區、東吳港區、羅嶼島、盤嶼島等湄洲灣北岸臨港物流園。全面啟動興化灣南岸規劃建設,爭取高新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推進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物流等專業園區建設。重點支持仙游加快發展。建設提升主城區產業服務基地,保護建設山區綠色生態基地。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臨港產業。積極培育紡織服裝、制鞋、食品醫藥、電子信息、木材漿紙、裝備制造、冶煉加工、化工、能源、工藝美術與文化創意等10個主導產業,加快產業集聚,力爭到2015年實現1-2個產值超千億元、2-3個產值超500億元的產業集群,形成推動跨越發展的產業支撐。加快建設海峽西岸重要的鋼鐵基地和礦石中轉基地、東部沿海最大的木材加工貿易基地、亞太地區有較大影響的油品儲運基地、國家級LNG戰略儲備基地和電力供應基地、湄洲灣煤炭中轉基地、海峽西岸機械裝備制造基地,著力推進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產業特色化、運作市場化、功能城鎮化,努力打造10個各具特色、功能齊全的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