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2010網絡媒體四川災區行> 記者寫感悟
> 正文
汶川災后重建獨具特色 映秀水磨猶如山水畫卷
m.shockplant.com?2010-05-09 13:33? 鄒萬明 楊華麗?來源:四川在線
我來說兩句
作為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汶川縣的災后重建格外引人關注。汶川地震后重建的論證比其他災區更復雜、歷時更長,重建質量要求更高、技術更復雜。現在,汶川新縣城已經是另一派欣欣景象,在深山之中這座新縣城演繹著民族與時尚的交融。映秀鎮、水磨鎮都以其獨特的地理風情,展現出一幅別致的山水畫卷。
縣城印象:深山中的民族與時尚交融
走進汶川縣城,一尊純銅鑄造的大禹雕像首先入眼。新塑造的大禹雕像高16米,寬12米,重28噸。出入縣城的車輛在此地圍繞雕像轉換方向,大禹雕像既是一處景觀,也是一處道路設施。汶川還建有紀念大禹的禹王廣場,廣場占地3500平方米,總投資400萬元,既是休閑場所,又具有避災避險的功能。
汶川縣城周邊山體在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至今植被仍顯稀少。縣城內部分建筑經加固后繼續使用,學校、醫院等地推倒重建,大部分已經完工。街道上商品豐富,新建成的商業街充滿濃郁的民族氣息,道路兩旁隨處可見忙著整修房屋的人們。
縣城內,沿河而造的西羌文化街、大氣磅礴的體育館規劃有序,民族風格和時尚潮流建筑鱗次櫛比,相映成趣。數年之后,景觀綠化成熟,新的汶川縣城對外地游客會有更大吸引力。

重建的汶川縣第一小學

汶川第一小學的孩子們高興地玩耍
汶川縣第一小學建筑采用歐式風格,是集安全性、綠化生態為一體的一流示范小學。它的建筑設計采用了最新潮流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革新理念,嚴謹莊重又不失變化,空間、色彩的搭配造成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建筑外表面材質和顏色的處理又讓它可以通風散熱,冬暖夏涼。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