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閩商國際研討會意義何在?
《法制今報》記者:能不能提前透露首屆閩商國際研討會的一些有價值的新鮮觀點?首屆閩商國際研討會對海西經濟發展有何意義?
王健(福州大學副校長):本屆世界閩商大會將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即首屆閩商國際研討會。該研討會是本屆世界閩商大會區別于前兩屆的一大重要特色,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將承辦首屆閩商國際研討會。眾所周知,福建省是中國從海上對外開放,與世界各國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是中國最具有海洋個性的一個區域,而閩商是中華文明中海洋文明的典型,并且是杰出代表。因此,對閩商及海洋文明的研究既是出于恢復人類歷史原貌的需求、也是為今天中國改革開放尋找本土文化資源的努力。
今天的閩商祖居地不僅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借助第一屆閩商國際研討會的召開,也必將成為世界學術界研究閩商的重要基地。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現實的需求,我們都有足夠的興趣以世界的眼光,從不同學科的學理來探討以閩商為核心的考古新發現、區域經濟與全球經濟的協同發展、文化遷徙與交流等等問題。
通過本次研討會,可以讓海內外福建人更好地了解家鄉、認識家鄉,進一步激發愛國愛鄉的熱情。同時,通過這樣一個的研討會,豐富和重塑福建的海洋文明,這必將有助于世界各地對中國海洋文明的認識,恢復中華文明的多樣性色彩;確立中華文明在全球化時代的話語權,有助于樹立福建在世界的良好文化形象。
第一屆閩商國際研討會主要設有“考古發現”、“文化遷徙與交流”和“經濟與經濟史”等三個論壇。其中,“考古發現論壇”將主要探討“南島語族”與“海洋考古”這兩方面內容;“經濟與經濟史論壇”將主要探討郊商的商業活動、僑批的歷史文化及“市舶司”過去對福建各大港口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文化遷徙與交流論壇”將探討帶有福建區域特色的中華文明以福建的物產為載體,對歐洲的文明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將探討閩商將世界各地的物產與文化帶回祖居地,這種文化的雙向互動,不僅對福建海洋文明,更多是對中華文化的融合與傳播起到了積極意義,促使了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共享。
- 2010-05-06世界閩商大會5月福州召開 將有1500人參會
- 2010-05-06[回顧]閩商創業 由“愛拼”轉變為“巧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