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見證
> 正文
莆田初顯“鐵路效應”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東南網-福建日報3月30日訊(本網記者 徐向陽) 福廈鐵路客運將于下月開通,向莆鐵路也將于2012年建成。“鐵路效應”已開始在莆田顯現了。
“福廈鐵路的開通,將給莆田旅游市場帶來質變。”業內人士認為。有了福廈高鐵,不但福建省內的景點得以串聯,莆田與華東地區的旅游市場也將融為一體。進入2010年以來,華東地區的旅游部門和景區,紛紛到莆田推介和聯合策劃線路。浙江橫店影視城已把莆田納入一級開發市場,不久前在莆田設立了辦事處。莆田也在省內外特別是華東地區進行旅游景點的推介,而莆田學院旅游專業也加大了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
向莆鐵路離開通還有兩三年時間,江西等中部一些省份的市領導已紛紛來到莆田考察,有的已開始著手設立辦事處了。“如果我們撫州火電廠從山西、河北等地購煤并通過秀嶼港,一艘運載8萬噸,按一列火車可運載5000噸計算,只需要16趟便可完成運載。要是通過40噸位的大型貨車,至少需要2000趟次。”3月中旬,撫州市一位領導帶領的考察團在莆田考察時,做了這么一道“算術題”。
自福廈鐵路、向莆鐵路開建后,許多客商紛紛主動找上門來,眼下已有中鐵媽祖城項目、中海油福建LNG氣電一體化項目、中海油莆田燃氣電廠、國投湄洲灣煤炭碼頭及煤炭中轉基地、國投湄洲灣火電廠二期、國投湄洲灣(石門澳)產業園、國網福建仙游抽水蓄能電站、國電莆田南日風電場項目等數十個央企項目開始在莆田投建,而LNG項目吸引了7個配套項目在周邊落地。這些大項目,不僅壯大了莆田經濟體量,還促進了莆田經濟結構調整,如計劃投資38億元的鞍鋼項目落戶莆田后,將推動該市鋼鐵產業的崛起。
相關新聞
- 2010-03-29百姓寄語 加強土樓的保護與開發
- 2010-03-26百姓寄語 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
- 2010-03-25訪法國駐華大使蘇和:“福建已成為法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首選”
- 2010-03-23平陽古稀老人 “十年寒窗”編著《閩南話大字典》
- 2010-03-23汕頭融入海西加速度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