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法》歷次修改回顧 選舉制度逐步得到發展
m.shockplant.com?2010-03-08 12:46? ?來源:中國網
我來說兩句
其他方面的變化還包括:
1、在普遍選舉方面,選舉權的政治資格僅限定為“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者”(第三條)。
2、在平等選舉方面,1979年《選舉法》不再詳細規定代表名額(因難以取得一致意見),僅具體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不超過三千五百人。名額的分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情況決定”(第十三條),對地方各級人大代表名額的確定僅作了原則規定,由省級人大常委會自行決定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第九條),規定“人口特少的少數民族,至少也應有代表一人”(第十五條)。在人大代表的人口比例方面,《選舉法》第十、十二、十四條明確規定為:自治州、縣、自治縣人大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4倍于鎮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省、自治區人大為 5:1,全國人大為8:1。
3、代表候選人的提出和宣傳介紹方面,沿用1953年《選舉法》對政黨、團體和選民、代表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的規定。不同的是,明確賦予選民、代表“有三人以上附議”就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規定“推薦時,應當向選舉委員會介紹候選人的情況”(第二十六條);推薦候選人的政黨、團體和選民,“都可以用各種形式宣傳代表候選人。但在選舉日須停止對代表候選人的宣傳。”(第三十條)
4、預選的程序方面,為確定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中的正式代表候選人,規定了預選方式:如果所提候選人名額過多,可以進行預選,根據較多數選民(或代表)的意見,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第二十八條)。
相關新聞
- 2010-03-08規范人大代表選舉——《選舉法》歷次修改回顧
- 2010-03-08牽扯面廣 選舉法修正草案擱置農民工選舉問題
- 2010-03-08選舉法修正案草案今日審議 城鄉有望同票同權
- 2010-03-04李肇星談《選舉法》修改 回應代表選舉不平等說
- 2010-02-22選舉法將第5次修改 擱置流動人口選舉問題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