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財政支出1403.82億元,“三保”亮點在哪
東南網-福建日報1月26日訊(本網記者吳美章 謝賢偉) 據快報統計,2009年,全省總財力為1184.59億元,比上年增加141.49億元。全省財政支出1403.82億元(含中央專款和上年結轉等支出),比上年增加266.1億元,增長23.4%。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把握機遇,積極作為,有效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全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那么,去年全省財力在“三保”中亮點有哪些?
亮點一:加大政府投資力度
通過調整支出結構、整合專項資金、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省級財政共籌集中央擴大內需投資項目地方配套資金29.43億元,并及時撥付中央下達的資金28.49億元,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統籌預算內外資金57.9億元,支持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
亮點二:努力擴大消費需求
積極推進家電與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已兌付補貼3.76億元,兌付率達97%,帶動銷售額33.32億元。通過“一折(卡)通”將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省級儲備訂單糧食直補等涉農補貼共16.11億元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提高優撫、城鄉低保等低收入群體的補助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領域支出。支出0.28億元,積極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支出0.86億元,支持拓展入閩、入境和閩臺旅游市場。
亮點三: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省級財政統籌18.36億元,通過設立省級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周轉金和創業投資資金,成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公司,建立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銀行貸款風險補償、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補償及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支持加快構建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鼓勵企業技術改造,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清理12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約25億元。
亮點四:支持外經貿發展
省級外經貿發展資金支出7.3億元,比上年增加4.48億元。在大幅增加投入的同時,繼續實行省級財政全額承擔出口退稅超基數部分的政策,管好用好資金,并加快出口退稅進度,著力扶持重點企業和大宗優勢特色商品出口,支持外貿保規模擴增量。
亮點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法,重點支持152.5公里海堤和120座水庫除險加固,支持39個縣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解決133.5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推進土地整理和小流域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