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25日訊(本網記者 段金柱)2008年,福建省有規模以上輕工企業(不含煙草)7193家,總資產2787億元,職工總數156萬人,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職工總數的44.7%。
近日出臺的《福建省輕工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提出了發展目標:至2011年,輕工業產值達7600億元,年均增長18.4%;出口年均增長10%。
輕工業涉及面廣,與民生關涉度大,未來調整和振興的著力點何在?需要破解的問題有哪些?
提升技術 調優結構
近年來,福建省輕工業有了長足發展,但粗放式發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轉變。從整體來看,低水平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問題突出;產品結構不合理,高檔次及精深加工產品較少;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核心競爭力較低。
據省塑料工業協會秘書長余衛平介紹,2008年全省塑料制品產量130萬噸,實現產值530億元,居全國同行業第五位。但囿于改性技術、助劑生產等方面的弱勢,福建省塑料制品主要側重于塑料管材、日用塑料,高附加值的汽車用工程塑料、醫用塑料等較少,整體競爭力與處于第一梯隊的廣東、浙江等地差距較大。
食品行業,雖有在全國都極具優勢的休閑食品、罐頭食品等,但總體上仍以初加工產品居多,精深加工產品較少,如大豆加工基本上以油脂和餅粕等初級加工產品為主,高附加值的卵磷脂、異黃酮等深加工產品少;果蔬加工以速凍果蔬為主,精深加工產品也少。
《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企業自主創新步伐,持續推進內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重點支持食品、制鞋、塑料、造紙等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改造提升,推動結構優化和技術升級,增強產業競爭力。
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說,福建省將組織實施輕工產業集群技術提升工程,開展企業技術提升診斷輔導工作,將食品安全、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輕工新型材料,優先列為省科技開發重大專項或行業技術創新重大專項,有效突破一批輕工行業關鍵共性技術,促進輕工行業的技術升級。
- 2009-12-242009海西新跨越之年終沖刺
- 2009-12-242009海西新跨越之百姓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