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文教·生活> 福建第四屆藝術節> 媒體關注 > 正文
新華網:傳統戲劇日漸式微 危機之下如何重放光彩?
m.shockplant.com?2009-12-02 16:02? ?來源:新華網福建頻道    我來說兩句

臺灣地區戲劇的經驗

本屆中國戲劇節的一大亮點是3部臺灣地區的戲劇作品首次亮相:臺灣國光劇團的京劇《金鎖記》、臺北藝術大學的話劇《吶喊竇娥》和臺灣戲劇學院京劇團的昆曲《李香君》。

記者采訪發現,已經演出的前兩臺劇目,不僅受到專家的好評,而且吸引了不少觀眾,幾乎場場爆滿。

“我們想把京劇從傳統的程式化的表演帶到京劇的本質,把觀眾心目中的《金鎖記》呈現給大家,戲劇的價值應該是與觀眾心靈的一種交匯。”《金鎖記》主演、臺灣地區演員魏海敏說。

《金鎖記》導演李小平認為,海峽兩岸的京劇各有所長。“大陸有著深厚的京劇傳統,更加嚴謹,而臺灣京劇不拘于形,而是起于心,把現代意識加進去,試圖運用柔性的情感融化年輕人與傳統經典的隔閡,爭取更多的年輕觀眾進劇場。”

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林幸慧告訴記者,2007年,《金鎖記》到成功大學演出的消息發布后,一千多張票沒幾天就賣完了。

話劇《吶喊竇娥》也賦予了傳統戲劇許多創新。全劇由“現代竇娥”的向內凝視出發,與《竇娥冤》的敘事并進,古今映照。演出既有京劇的唱腔,也有現代舞蹈。

“戲劇要有相當的開放和自由。創作如果受限,沒有創新,果實不用等熟了就會知道什么味道,不會引起不同的情感表達,觀眾自然會凋零。”該劇導演、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陸愛玲說。

陸愛玲說,臺灣的劇團不少是年輕的劇團,有2000多個,都比較注重創意性,語言、身體的表現都很豐富,舞美、燈光、服飾等方面有比較多的西方劇場元素,“一定要有獨特的想法、觀察力和敏銳性,放膽嘗試,否則就沒有生命力。”

“臺灣地區京劇團體的成功之處,在于把話劇和西方的舞臺藝術經過消化而化為京劇的東西。”季國平認為,傳承與創新絕不是簡單再現傳統,而是要讓傳統往前發展,應該吸收話劇、歌劇及現代舞臺藝術的精華,化為己有。

尚長榮說,傳統戲劇不能拘泥于所謂的原汁原味,要不斷創新,不能只滿足老觀眾而失去青年觀眾,因為失掉了青年就是失掉了戲劇的未來。(完)


責任編輯:李峰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无幕码中文字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上播放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 熟女丰满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成年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