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征程
國務院支持海西建設的《意見》和我省《實施意見》出臺后,三明市以大田、永安、明溪、三元、梅列、沙縣、將樂等為重點,采取一區多園的方式,規劃了總面積達130平方公里的臺商投資區,其中50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已全面規劃建設。投資區重點引進裝備制造、化工、機電、農業機械、生物醫藥、林竹加工等企業,逐步建成海西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這一重大平臺建設,將為開發建設大型工業項目,承接產業轉移提供重要的發展平臺,鼓勵產業行業協會(商會)、民間社團和中介組織對口交流合作,支持臺灣企業在三明設立地區總部、配套基地、采購中心、營運中心和研發中心,建立與臺灣產業和大陸臺資企業相配套的零部件、原輔材料中心,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發展。
三明市委書記黃琪玉說,站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新起點上,三明市圍繞建設海峽兩岸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綜合樞紐、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制造業基地、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生態和文化旅游勝地的發展定位,將全面實施“工業強市、生態立市、科教興市、開放活市”的發展戰略,加快落實“強化主軸、壯大兩翼、‘塊狀’推進、連片發展”的區域發展思路和“突出工業、提升工業,加強農業、做特農業,培育三產、搞活三產”的產業發展思路。
站在新的起點上,三明將依托扎實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加快建設海峽西岸金屬材料及深加工、機械及載重汽車制造、林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藥及生物產業、礦產品深加工、精細化工等六大產業基地。依托海西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和三明“無水港”建設,加快規劃建設24平方公里的海峽西岸三明現代物流產業開發區,通過3-5年的努力,建成海西中部最大的集倉儲、包裝、加工、配送、電子商務、運輸等為一體的綜合型現代物流產業開發區。依托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建設和重點片區開發,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三明中心城市,到2012年,三明中心城市建成區總面積將達100平方公里以上,將成為海西中部最具活力、最佳生態、最宜人居的中心城市。
一通百通,海西潮涌。三明崛起,指日可待。
- 2009-11-03福州:打造海西宜居中心城市
- 2009-10-29廣交會閩企“變臉”拓市場
- 2009-09-18“造城行動”讓翔安活力四射
- 2009-09-04福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方案出臺
- 2009-08-31產業集群推進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快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