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職稱有多高,職務怎么變動,做一個合格醫生的理想不會變,實踐曾經立下的誓言是我一生的追求。”6月29日,在屏南縣舉辦的“紀念建黨88周年”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屏南縣醫院外科醫生施朝輝的這句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人的一生中,也許每個人都無法避免與醫生打交道,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會有個頭疼腦熱的;在當今社會里,人們越來越關注醫生的醫德醫術,這關乎自已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因為這種職業特殊性,施朝輝面對臺下數百聽眾所作的發言,與其說是表白自己的決心,不如說是一種鄭重承諾。敢在這樣的場合對自己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作如此表態,那么,他是怎樣一個人?
施朝輝1987年從福建醫學院畢業分配屏南縣醫院工作至今。22年來,他一直都在努力踐行著一句話:“無論至何處,遇男遇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是為病家謀幸福,并檢查自身,不做各種害人及惡劣行為。” 這是古希臘醫生希波拉底說的。畢業時,他在醫學院內的這位西醫鼻祖的塑像前,重溫了這句話。至今,他依然堅定地認為,這就是他的畢業誓言,也可謂之是他一生的追求。
堅守凈土
他自認為自己生長在農村,對農村有相當多的認識了解,可當他真正開始從醫生涯時,所遭遇的一些情況,仍然令他時時感到震驚。當時,一臺闌尾炎手術的費用是23元,胃切除手術費為75元,在今天看來,這只是拿幾粒藥片,打一兩針的花費,可還是有相當多的人付不起。盡管人們的生活普遍困窘,也還是不時有病人家屬在手術前給醫生送“紅包”。
他分析,有的是聽信了 “送了紅包,醫生會把手術好一些”的傳言,有的則認為手術前送“紅包”是一種“潛規則”。當時,他覺得既可笑又無奈,可笑的是,哪一位醫生會用自己一生的職業與一臺手術做游戲,試想,如果因為沒有收到一個“紅包”就故意做砸手術的話,那么,他還要不要這份職業,要不要名聲,要不要道德良心!“最起碼,我是不會去玩這個危險的游戲”。另一方面,他又感到無奈:他很同情那些病人和病人家屬,“可是,我總不能事先就與病人家屬約法三章——你們千萬不要給我送‘紅包’。那不成了變相的索要‘紅包’嗎?”所以,最初有人給他送“紅包”時,他就會很生硬地當場拒絕了,不管他人難堪不難堪。后來,他漸漸發現,哪怕他做到這么“油鹽不進”,卻還有一些人背后說他不近人情。資格老一些的同事教給他一個變通的辦法——如果病人一定要往你口袋塞“紅包”,那你就收下,對病人家屬有個精神安慰,等手術完了再退給他們。這種辦法果然很湊效,但也有個別家屬越發覺得他是好醫生,感動之余,總想著法子來還他這個所謂的“人情”。這時,他就會非常耐心地解釋:我是一名醫生,我們拿著國家的工資就是給你們看病的,這是我們的責任,就像當農民就要種好自己的責任田一樣。你們給我一個“紅包”,雖然錢不多,可對你們來說,卻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要知道,我們醫生的生活肯定比你們好過一些,千萬別這樣毀了我聲譽!類似這樣的話,在他22年的從醫生涯中,不知反復說過多少遍了。
- 2009-11-06向莆鐵路青云山隧道3號斜井施工隊隊長冒新禮
- 2009-11-06在給予中享受人生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