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10月27日訊(本網記者 段金柱 余瀟)修繕一新的三坊七巷,在今年國慶期間一下子就“火”起來:黃金周八天共接待游客31.28萬人次,僅10月4日一天就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浸透文化意涵的街巷、穿透歲月滄桑的名人故居,吸引了省內、國內游客,也吸引了美國、俄羅斯、新加坡等眾多境外游客。
三坊七巷的蛻變和火熱,是我省充分挖掘豐厚的文化資源,打造文化特色產業,將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省通過政策扶持、持續運作、平臺助推,推動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不僅有力提升了海西的影響力,也為海西騰飛提供了“文化力”的支撐。
2008年,我省文化產業創造增加值352.36億元,占全省GDP的3.26%,比上年提高0.2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82%。這表明,文化產業正逐步成為我省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成為助推海西發展的重要支撐。
政策扶持 助力產業做大
福建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產業發展有著良好的基礎和條件。隨著海西戰略的推進,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文化是海西建設的重要內涵和支撐,大力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漸漸成為共識。
2006年,我省頒布《福建文化強省綱要》和《福建省“十一五”文化發展專項規劃》,明確提出發展文化產業的目標任務和總體思路,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推動了我省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007年,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快我省創意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和《關于推動我省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化產業發展配套政策。2008年6月,出臺了《福建省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意見》,鼓勵、引導、規范非公資本進入文化產業。
今年4月,我省出臺《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重點打造報刊服務、出版印刷發行等十大文化產業,并推出了創新體制機制、設立專項資金等方面的多項具體舉措,加快推進文化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提升我省的文化競爭力。
近日,我省又出臺了《福建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將對文化產業精品工程、國產動漫產業工程、影視基地建設工程、廣告創意基地建設工程、茶文化產業工程等文化產業項目進行扶持。
一系列政策措施對做大做強我省文化產業提供了堅實保障。省文化廳廳長宋閩旺介紹,目前我省已興起報刊服務業、
出版印刷發行業、廣播影視業、演藝娛樂業、文化旅游業、文化創意業、動漫游戲業、文化會展業、廣告業、工藝美術業等十大文化產業。2008年,全省文化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約55.33萬人,主營業務收入1427.62億元,創造增加值352.36億元,自2005年起年均遞增26.2%。
- 2009-10-27贛州海西產業對接洽談會在廈舉行
- 2009-10-27盧展工:讓海西精神成為事業發展有力支撐
- 2009-10-26福建科技創新:成就企業競爭力“定海神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