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補貼失業人員職業培訓費用? 組織萬名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
建立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快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各級政府要以提高勞動者的就業創業能力、崗位工作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為目標,規劃指導各類職業培訓的發展。鼓勵支持各類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依法開展就業前培訓、在職培訓、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鼓勵勞動者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
依托職業院校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考核基地。具備條件的城市,要積極規劃建立公共實訓基地,面向社會提供技能操作訓練和鑒定服務,以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積極推動各類企業建立健全職工培訓制度、名師帶徒制度和技師研修制度。進一步組織好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政府表彰獎勵制度,營造高技能人才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完善職業培訓補貼辦法。建立健全職業培訓補貼與培訓質量、促進就業效果掛鉤機制,提高勞動者參加培訓和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提供培訓的積極性。積極探索職業培訓項目化運作模式,將補貼資金與項目運作緊密結合起來,提高職業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對失業人員、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的,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給予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要根據職業培訓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補貼標準,具體由省財政廳、勞動保障廳制訂。
實施大學生就業見習計劃。各級政府要發動企事業單位建立見習基地和提供見習崗位,組織畢業后未就業的畢業生參加見習活動。各級財政相應安排專項經費,為見習畢業生提供基本生活補貼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加強省、設區市兩級就業見習基地建設,2009年省、市兩級示范性見習基地擴展到200家,高校見習基地擴展到500家,組織1000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活動。每年在省屬企事業單位、中央在閩單位和在榕非公有制企業中征集1000個見習崗位,組織畢業生開展就業見習活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