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9日訊(本網記者 康金山 陳艷)4月17日—19日,2024年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在泉州召開,記者從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南平市在此次大會上共有18個文旅項目參與大會的項目簽約和招商推介。 2023年文旅大會召開以來,南平市認真落實全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要求,加快構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立足武夷山“雙世遺”、首批國家公園和茶文化、朱子文化等獨具特色資源稟賦,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借力政策“組合拳”,不斷向新向綠,開啟文旅新征程。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7560.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74.15億元,同比增長47.2%和58.1%,指標恢復水平居全省前列。 立足資源稟賦 南平生態環境優越,擁有武夷山“雙世遺”和國家公園金字招牌。2023年以來,南平持續發揮武夷山“雙世遺”、首批國家公園之一、武夷巖茶入選世界非遺名錄等品牌優勢和茶文化、朱子文化、閩越文化等人文優勢,以對接國內知名文旅企業、推進實施項目建設等,進一步豐富全市茶、文、旅、康養業態體系。目前,南平已重點打造了圍繞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及沿線武夷夢華錄、寒泉精舍等一批充分展示環帶“四個最”特征的文旅打卡點項目。 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南平文旅供圖 在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上,“武夷茶文化”亮相,來自南平的非遺走向了更廣闊的“舞臺”; 國家版本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分別正式收藏“北苑貢茶·龍團鳳餅”、巖茶文創產品,“南平文創”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大儒朱熹》詠誦會、朱子文化傳承發展主題展、朱子文化演講大賽等精品劇目、活動舉辦,讓南平深厚的歷史人文有了新的傳播與關注; 南平不斷探索嘗試加強弘揚優秀文化、培育消費新熱點新路徑,打響大武夷旅游新品牌。 打造旅游新業態 近年來,南平市持續培育消費新熱點。記者從南平市文化旅游局獲悉,2024年年初,武夷山機場開通濟南、青島等地新航線,南平不斷向外拓展文旅資源。 3月,“來福建,尋春趣”2024年福建省春季文旅推廣活動暨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體驗季啟動儀式在武夷山舉行。“來福建,尋春趣”央媒走進大武夷采風活動;“行走春日大武夷”主題鄉村音樂會;福建武夷山海亮教育科技研學營地啟動儀式;微綜藝《國家公園環游33天》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做熱春季文旅市場,推介文旅消費新場景。 3月29日,“泉城熱戀·愛在武夷”南平茶文旅(療休養、航旅)宣傳推介活動走進濟南,向當地旅行商、茶商和市民宣傳推介大武夷豐富的文旅資源和特色旅游產品。以非遺演藝為主要元素的“城市快閃”活動,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的目光。 項目簽約現場南平文旅供圖 “文旅消費市場順應著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而變化,優化文旅消費市場供給,還需要有項目作為支撐。”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文謙介紹,過去一年,南平市推出了武夷山航天研學體驗館、建陽考亭夢華錄、建甌鐵井欄等一批新業態項目,新評定了武夷山香江茶業有限公司、福建雙羿竹木發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甌市雙龍戲珠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等3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5個項目列入2023年度全省文旅重點推進項目庫,總投資115.64億元,新消費業態、熱點更加有效地激活了南平文旅市場。 借力政策組合拳 為增強文旅消費潛力,南平市發布了《南平市促進旅游消費六項措施》和《南平市2024年實現“開門紅”和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旨在獎勵旅游市場主體,如會議、活動、專列、研學療休養等。為吸引更多游客,設立了多項獎勵,包括大武夷引客貢獻獎、臺胞大武夷引客游獎、境外旅客游大武夷引客獎和文旅大型活動專項獎勵等。2023年,南平市持續實行武夷山主景區免門票政策,全年接待游客448萬人次、實現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149%和126%。 武夷山景區游客云集南平文旅供圖 同時,南平市聚焦文旅節慶等重大活動、關鍵環節,深入開展景區安全、旅游包車、市場秩序等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假建盞、假開窯等市場亂象,搭建福建武夷國際茶葉交易中心交易平臺,確保游客游得安全、買得放心。 南平市文旅局副局長孟憲魯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圍繞‘環帶’,策劃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文旅項目,持續打磨提升武夷夢華錄、月亮灣、桃源峪等打卡點,進一步打響‘大武夷旅游’品牌,奮力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福建會客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