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女性風采 > 正文
新中國第一位女學部委員(院士)林巧稚:一生獻給婦女兒童健康事業
m.shockplant.com?2019-09-23 09:14:11? ?來源:中國婦女報    我來說兩句

  / 人物簡介 /

林巧稚(1901~1983),福建廈門人。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奠基人之一。1929年畢業于協和醫學堂并獲醫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協和醫院婦產科大夫。之后曾赴英國和美國進修深造。1940年回國后擔任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并被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學部委員。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韓亞聰

在林巧稚逝世36年后的今天,她身上很多值得景仰的“第一”,依舊留在人們心中——

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畢業留院的中國女醫生;北京協和醫院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最高榮譽獎“文海獎學金”的女學生;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女主任;首批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是委員中唯一的女性;主持中華醫學會第一屆婦產科學術會議……

林巧稚一生未曾婚育,卻親手迎接了5萬多個新生命,被尊稱為“萬嬰之母”。她稱自己是“一輩子的值班醫生”,將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醫學事業。

作家冰心在《悼念林巧稚大夫》一文中這樣寫道:“她是一團火焰、一塊磁石。她的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極其豐滿充實地度過的。”

義無反顧投身婦產科事業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廈門鼓浪嶼的一個基督教家庭。5歲時,母親因患婦科腫瘤病故。親人去世的痛苦讓她樹立了一個終生理想:懷著平凡的愛做平凡的事。

1929年,畢業于協和醫學堂的林巧稚,成為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畢業留院的中國女醫生,從此開始了54年的從醫生涯。

為了挑戰女性不能拿手術刀的偏見,為了那些對婦產科疾病一無所知的中國婦女,她毅然選擇了那時被許多人看不起的婦產科。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協和醫院也被迫關閉,林巧稚沒有離開淪陷的北平,而是在胡同里辦起了私人診所,在動蕩不安的日子里堅持了6年,共接診上萬余人。對貧病交困的人家,她不收分文藥費,還予以資助。

抗日戰爭勝利后,協和醫院恢復,林巧稚重回醫院任職。

新中國成立后,年近半百的林巧稚,到新華書店挑選了一幀開國大典群英圖,掛在家里會客室的墻上,“在我眼前,云霧散了,雨過天晴了,我受著陽光的沐浴,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

已經不再是青年的林巧稚,將自己的感情、力量全部傾注到婦產科事業上,用行動迎接新中國的到來。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癥……她爭分奪秒地探索著醫學領域的新課題,為保障我國婦女兒童的健康努力。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 久久婷婷色综合2020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