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改革的福,我才能活到現在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彭蕓 82歲高齡、家住昆明官渡區的徐阿姨說,自己從小就是個病秧子:童年時一場熱帶瘧疾和赤痢,差點就沒救過來;大學期間又患上猩紅熱;一場急性彌漫性葡萄膜炎之后,眼睛幾近失明,曾有醫生斷言說她能活過30歲就算不錯了。進入晚年她又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各種心臟問題也開始找上門來…… 在80多年的人生中,樂觀堅強的徐阿姨并沒有向疾病和命運低頭。她一邊與疾病抗爭,一邊全身心投入所熱愛的教育事業,并屢獲殊榮。 云南地處偏遠西南,缺醫少藥,基層醫生匱乏,看病難問題最為突出。徐阿姨說,和疾病做伴一路走來,尤其到晚年,如果不是依靠醫療技術的進步,如果不是改革開放,享受到國家醫療體制改革帶來的好處,自己可能熬不到現在。 一是得益于醫療體制改革帶來的醫療條件的改善。進入晚年的徐阿姨患上了心房纖顫,需要做射頻除顫,在當地找不到合適醫生做手術,恰好大醫院知名專家可以多點執業的醫改新政出臺,由昆明的醫院出面請來北京安貞醫院專家給徐阿姨做了射頻手術,威脅徐阿姨的心臟問題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控制。 二是得益于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的大力推廣。由于長期受疾病影響,徐阿姨體質下降明顯。醫改之后,她開始嘗試吃中藥進行調理,補氣血,疏通血管,結果療效非常好,身體狀況明顯好轉。 第三得益于醫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醫改進程的深入,昆明很多社區都開展了分級診療,并配備了家庭醫生,對徐阿姨及社區里的慢性病人開展健康管理。有了家庭醫生,徐阿姨看病、開藥就無需跑很遠的路了。如果病情有什么變化,家庭醫生還可以幫助她開通就醫綠色通道,及時就醫。 徐阿姨說,她有親戚生活在云南農村,醫改也給農村醫療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有一位農村的親戚患腎衰,每個星期要做一次透析,以前每做一次透析都要從所在的縣城到昆明,費時費力又費錢。近年來,在醫改大背景下,基層醫院醫生的診療水平也不斷提高,現在這個親戚在當地就能做透析,并且可享受醫療費用全額報銷,家里經濟情況也沒受到太大影響。 徐阿姨說,是改革開放給她個人和家庭帶來了希望,托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福,她才能快樂地活到現在。 |
- 2018-11-26新羅區婦幼保健院協助區衛計局開展2018年度婦幼健康績效考核工作
- 2018-10-09新羅區婦幼保健院召開2018年第三季度婦幼健康工作例會
- 2018-09-12下渠鄉提升婦幼健康水平 助推健康家庭建設
- 2018-07-11永安市婦幼保健院開展“關心女性幸福 關愛婦幼健康”公益講座
- 2018-07-10聚寶社區開展“關心女性幸福 關愛婦幼健康”世界人口日計生宣傳活動
- 2018-07-09金龍街道開展紀念“7.11”世界人口日暨“關愛女性幸福 關愛婦幼健康”公益騎行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