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征遷安置工作順利進行,曾云英曾連續兩天三夜沒有睡覺,一鼓作氣和村民奮戰在拆遷現場。在拆遷量大涉及面廣的情況下,民房拆遷井然有序,沒有出現一例群眾因征遷而上訪案件和阻礙工程進展現象,也最大限度確保了農民的切身利益。 在農村工作近20個年頭,這讓她對鄉村的發展有著深刻體會。如今,在曾云英的帶領下,岐厝村已開發了優質龍眼、解放鐘枇杷、臺灣芒果等農產品產業,農民年均收入都在萬元以上。經其多方協調,引進電子廠、機械廠、鞋廠等工廠,讓農民能在家門口就業,進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大大化解了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問題。 村民口中的“阿英書記”,也是妻子、兒媳以及兩個孩子的母親,家庭中的她有著溫柔中的堅韌力量。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是曾云英給記者的第一印象,誰也不曾想到生活給她帶來意想不到的磨難,她用柔肩扛起了重擔。 2001年除夕之夜,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將丈夫徐志松燒致重度癱瘓,從此只能臥床。那時年僅28歲的她,帶著一雙正在上小學的兒女,一對年老多病的公婆,無微不至地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17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相守至今。 “當時他燒傷面積達86%,燒得面目全非,送到醫院后,醫生當場下達了病危通知書。”那時醫生勸說她回家準備后事,說丈夫活不過一個星期,但曾云英唯一的念頭就是要讓丈夫活下去。回想噩夢般的場景,曾云英心有余悸。 無法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她就按照“土醫生”開的藥方,經常上山采藥,回家搗爛后給徐志松敷上。曾云英每天除了要給他上藥以外,還要給他喂飯、洗澡,甚至連大小便都要為他料理,有時一夜最多要起來十多次。 村民都由衷地贊嘆:“阿英真的很不容易,以前經受的磨難和挫折太多了。現在,她既要照顧家庭,又要忙活村務,為村里辦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實事,她是我們岐厝村的驕傲。” “這是一個鏗鏘玫瑰風雨同舟盡顯風姿的時代。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始終奉行‘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始終堅守‘勤勞儉樸,樂于奉獻’。”曾云英說。 |
- 2018-10-30福州啟動家庭環保服務活動 號召社區婦女加入“巾幗志愿者”
- 2018-10-30溫暖往事 幸福親歷——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工作期間關心重視婦女事業和婦女工作點滴
- 2018-10-30匯聚巾幗力量 書寫絢麗篇章 ——中國婦女十一大以來婦女工作綜述
- 2018-10-30黨中央關心重視婦女事業和婦聯工作
- 2018-10-29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重視婦女事業和婦聯工作紀實
- 2018-10-29激發婦女群眾工作的不竭動力——婦聯改革工作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