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4日,省政協常委、省政協社法委副主任(兼)、省婦聯副主席王秋梅,率省政協婦聯界別部分委員一行,赴莆田、泉州兩地,就婦聯強基固本工程基層組織建設改革創新特別是“兩個全面”(即:全面鋪開鄉鎮婦聯組織區域化建設和全面完成農村婦代會改建婦聯)工作情況開展調研。
在涵江區涵東街道頂埔社區,調研組實地參觀了社區“婦女之家”、兒童之家、社區家長學校,其婦女工作制度之健全、管理之規范、設施之齊全、功能之完善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頂埔社區以婦聯改革為契機,打開大門建婦聯,增配了社區婦聯執委,其中既有主管社區婦聯的黨委領導,有來自民政、老體協等單位的工作人員,也有同為群團組織(共青團)的負責人,還有當地志工協會的會長和居民代表,覆蓋了社區方方面面的婦女群眾,更加廣泛有效地聯系和服務廣大婦女。對此,調研組給予了肯定,并與新當選的兼職副主席、執委就如何發揮作用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在涵江區萩蘆鎮雙亭村,80后村主任、村婦聯主席帶領13名村婦聯執委和全村婦女,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開展“美麗鄉村”試點建設,幫助全村婦女增收致富,組織婦女參與村級規劃和村規民約的制定,引導農村婦女運用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并通過“一呼百萬”婦聯好姐妹微信工作法,及時了解婦女群眾需求和意愿,開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家庭文明建設工作。調研組認為,今年婦聯改革重點就是增強基層婦聯工作力量,通過鄉鎮婦聯組織區域化建設和農村婦代會改建婦聯,實現由一名婦聯干部到一個團隊的轉變,延伸工作手臂,壯大工作隊伍,讓基層婦聯工作活起來,當選婦聯執委既是一種光榮,也是一份責任;勉勵新當選的執委集思廣益、務實擔當,通過輪值等方式充分發揮作用,帶領姐妹們勤勞致富、傳承美德、展示風采。
在城廂區華亭鎮埔柳村,調研組參觀了美麗鄉村建設,了解了當地婦聯在聯系婦女、服務婦女、引領婦女、維護婦女合法權益、帶領婦女創業致富、關愛貧困婦女兒童等方面的工作情況,深切感受到當地區、鎮黨政領導對婦女工作的重視、對婦聯改革的支持、對婦聯干部的認可。調研組認為黨建帶婦建,婦建服務黨建,婦女工作務必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也必須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
在莆田眾望企業家共贏平臺,平臺女性創始人林一茵詳細介紹了企業創辦背景和運營情況、企業婦委會成立、“婦女之家”建設等事宜。調研組被濃厚的企業文化深深吸引,對企業婦女工作成果給予高度認可。認為這個平臺短短幾年發展迅速,把各類中小企業團結凝聚起來,互學互助、互通互聯、抱團成長,是響應“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生動實踐。希望平臺婦女組織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眾望平臺是大集體,中小企業和社團商會眾多,婦女組織具備成立婦聯條件,可按照不拘一格建組織的要求,探索將婦委會升格為婦聯,使婦女工作更具張力、更顯活力,將平臺打造成莆田乃至福建兩新組織領域婦女工作的品牌亮點。
在仙游縣鯉南鎮玉塔村,調研組了解到村婦聯根據13名執委的不同行業特點,進行了醫療、創業致富、教育等領域的職責分工。通過“會改聯”,婦聯工作不再是婦代會主任一個人的事,而是有這么多執委一起來做事,婦聯工作力量明顯增強,工作成效更加顯著。為全面了解當地新領域婦女工作,還實地走訪了仙游縣金品世家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福建省洪英工藝有限公司婦委會、“婦女之家”等。調研組認為,婦聯組織要進一步發揮組織引領企業女員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作用。婦聯改革關鍵是夯實基層基礎,推進基層婦聯組織形態的重構和婦聯干部形象的重塑。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傳統的婦代會已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必須下大力氣改革,打開大門建婦聯,廣泛吸納各行各業各族各界婦女代表加入婦聯組織,延伸婦聯工作手臂,擴大婦聯工作力量。要結合實際廣泛增加婦聯執委,鄉鎮(街道)婦聯要把村(社區)婦聯主席吸收為執委,村(社區)婦聯要把自然村或村(居)民小組女性代表吸收為執委,切實做到“廣覆蓋、橫到邊、縱到底”,使婦聯工作落地落實見成效。要創新工作載體,因地制宜開展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擴大婦聯影響力,使婦聯真正成為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在德化縣,調研組先后到城東工業園區“婦女之家”、水口鎮駐城關片區婦聯建設、順美陶瓷生活館等地了解片區婦聯、“婦女之家”建設情況。德化縣婦聯針對“小縣大城關”,農村婦女大部分流向城關的實際情況,創建6個鄉鎮“駐城關流動婦女之家”,努力實現“哪里有婦女,哪里就有婦女組織;婦女群眾流向哪里,婦聯組織就建在哪里”的改革要求。調研組希望,一要資源整合,懂得借雞生蛋,借勢、借力、借臺,多方展示婦聯風采;二要打造特色,在改革中突出更多婦聯元素,比如關注城鎮化過程中的流動婦女問題;三要找準定位,基層婦聯改革不是去“四化”問題,而應側重增能加量,要注重壯大隊伍力量,解決如何補“四缺”的問題。
在晉江市,調研組參觀了磁灶鎮、東山村婦聯。磁灶鎮、東山村注重把改革創新融入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品牌工作中。鎮級層面婦聯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延伸到科教文衛、黨政群、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方方面面;村級層面開展了婦聯網格化工作,通過村婦聯下設婦女小組直接聯系掛鉤婦女群眾的方式,深入落實婦聯干部直接聯系婦女群眾制度。調研組充分肯定了泉州、晉江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鄉鎮婦聯組織區域化建設和農村婦代會改建婦聯“兩個全面”的工作任務,建議晉江市婦聯以改革為契機,做好“僑鄉”和“新晉江人”兩篇文章,進一步凸顯晉江婦聯特色。
在泉州開發區,調研組走訪了“兩新”組織代表企業安踏公司“巾幗風采館”等;十分贊同泉州“敢拼會贏”“走前頭起表率”“敢擔當會作為”的精神;表示泉州市非公經濟活躍,通過激發婦聯活力、助推企業發展的經驗值得學習;泉州開發區依托覆蓋全區的270家非公企業的11個黨建網格點,構建“1+1+N”(即一個龍頭企業婦委會、一名婦女干部、N個非公企業婦聯)網格工作架構,建立網格企業婦聯共建的機制值得借鑒。
泉州市婦聯已于6月15日率先完成“兩個全面”任務,莆田市婦聯已于6月底完成鄉鎮婦聯組織區域化建設,農村婦代會改建婦聯工作覆蓋率也已達90%。調研組希望莆田、泉州婦聯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動強基固本、網上婦聯、家庭文明三大工程建設再上新臺階,激活基層婦聯組織活力,更好地為基層婦女姐妹服務。
莆田市、泉州市政協、婦聯以及涵江區、城廂區、仙游縣、德化縣、晉江市、泉州開發區等有關領導分別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