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慶陽市:“會改聯”為婦女工作輸入新鮮血液 婦聯主席不再“單槍匹馬”干工作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袁鵬 發自慶陽 “這次‘會改聯’選出來的村婦聯執委,既有原來熟悉婦聯工作的老人手,又有熱心婦女事業的女致富能人、種植大戶、隴原巧手、女教師、‘雙學雙比’女能手、‘最美家庭’代表等等,一個執委能聯系一批婦女,十五個執委就能使全村的婦女緊緊抱成一團。我看‘會改聯’后的婦聯組織,就像毛細血管一樣布滿了全村的角角落落,為婦女工作輸入了新鮮血液。” 日前,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和盛鎮新當選的鎮婦聯主席栗瑞苓興奮地對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說。 堅持“不唯年齡、不唯資歷、不唯身份”,注重把婦女群眾中有影響力、號召力的優秀女性吸納到鄉鎮(街道)、村(社區)婦聯隊伍中,這是慶陽市婦聯在基層婦聯組織改革中明確堅持的原則。今年以來,按照全國婦聯、甘肅省婦聯和慶陽市委的部署要求,慶陽市婦聯堅持把織密鄉鎮、村(社區)婦聯組織網絡作為改革的重點,牢牢把握強“三性”、去“四化”的總體目標,始終堅持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狠抓機構設置、隊伍建設、組織建設、工作轉型和方式創新等重點改革任務的落實,實現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到“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的轉變。 改革工作推進之初,針對鄉鎮(街道)、村(社區)改革目標要求和全市的實際,慶陽市婦聯首先通過座談、填寫調查問卷等方式對全市40個鄉鎮(街道)、村(社區)及市直機關(單位)進行大量深入調研,調研涉及1000余人。在此基礎上,市婦聯研究制定了《慶陽市關于推進鄉鎮(街道)、村(社區)婦聯組織改革的實施方案》,與此同時,市婦聯通過積極協調,最大限度爭取到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對婦聯改革工作的支持。各縣區委也及時召開常委會,研究審定縣區改革方案,層層召開動員部署會議進行安排部署,進一步壓實任務,靠實責任,明確時限和要求,推動改革落地見效。 按照“示范帶動,全面推進”工作思路,慶陽市婦聯還制定了《慶陽市鄉鎮(街道)、村(社區)婦聯改革指導手冊》,探索建立“1+2+2+2”工作模式,即:市婦聯每名縣級領導聯系兩個縣(區),兩個鄉鎮,兩個村或社區,由主要領導帶頭深入基層,蹲點抓促,全程指導。各縣區研究出臺了《基層婦聯組織改革工作基本流程圖》《鄉鎮、村(社區)婦女代表和婦聯執委、副主席、主席選舉產生的基本規程》《村(社區)“會改聯”選舉工作流程圖》等系列配套資料,采取“區域包片,責任到人”工作機制,加強對改革工作的跟蹤指導。 具體到改革推進中,慶陽市婦聯在重點針對“會改聯”中基層婦聯組織形式、優化干部隊伍的同時,特別注重聯系服務婦女方式的創新。比如“網上婦女之家”建設,全市鄉鎮(街道)婦聯微信公眾號開通率達100%,各村全部建立了聯系、服務婦女的微信群。還探索建立“流動的婦聯組織”,把婦聯組織建在了花椒種植基地、扶貧搬遷居民點、留守婦女互助組、隴原巧手、各個村民小組及村(社區)微信群,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婦聯組織網絡全覆蓋,進一步接長了婦聯組織手臂,完全改變了過去婦聯主席“單槍匹馬”干工作、服務婦女群眾“盲點多”的現狀,提升了工作成效! “現在有事情、有困難,通過婦聯微信群就能聯系解決,還可以通過婦聯微信平臺隨時隨地了解咱們的婦女工作……”華池縣城壕鎮新當選的婦聯執委李娜娜激動地告訴記者。 據統計,基層組織改革以來,慶陽市共確定改革試點鄉鎮16個,村(社區)24個,在試點改革的示范推動下,目前,慶陽市一半以上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完成了改革工作,各村(社區)均配備3~5名兼職副主席及至少15名的執委,各鄉鎮(街道)均配備5~7名專兼職副主席及至少30名執委。萬余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女性擔任婦聯兼職副主席、執委,婦女工作的觸角延伸到了“神經末梢”,有效解決了婦聯工作“倒金字塔”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