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新聞> 媒體關注 > 正文
高甲戲發源地南安石井鎮岑兜村出了個“娃娃團”
m.shockplant.com?2016-08-22 11:41:14?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手把手教表演改動作

東南網8月2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提衣、踱步、舞水袖,14歲的黃結彥穿著寬大的戲服,在舞臺下一遍遍地練習,而一旁,岑兜高甲戲團的團長注目凝視,不時手把手地指導著他。這個暑假,南安石井鎮岑兜村高甲戲興趣班的孩子們每天都苦練基本功,忙著排練高甲戲。

作為高甲戲的發源地,去年7月,岑兜村率先在小學里辦起了高甲戲興趣班,希望高甲戲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傳承發展。一年來,興趣班的44個孩子已經練得有模有樣。明天晚上,這群孩子就要粉墨登場,在村里正式匯演高甲戲《收水母》。海都記者昨日提前探營。

曾經的戲窩子 如今只剩一個戲團

石井鎮岑兜村是高甲戲的發源地,自明末清初高甲戲誕生以來,岑兜家家戶戶都有人學戲,被稱作“戲窩子”。鼎盛時期,光是岑兜村就有20個高甲戲團,不管是各家婚喪喜事,還是村里佛生日等大事,都要請上戲團熱鬧一番。

“那時一聽說要演戲,得提前三天去占位子。”村黨支部書記洪安平說,以前人們對高甲戲的喜歡,不亞于現在的粉絲追星。有喜歡的角兒來唱戲,村里人會爭著端上好吃的,更有甚者會在里頭藏著金戒指金手鐲送上。一出戲長四五個小時,臺下老少從頭看到尾,喝彩連連。洪書記說,戲劇里除惡揚善的情節,是他們這代人明善惡、辨忠奸的啟蒙。

如今,盛況不再了,網絡、電視沖擊,各種娛樂方式讓人應接不暇,看高甲戲的人少了,愿意學的人更少。如今,岑兜村只剩下一個高甲戲團,戲團團長洪建圍說,現在戲團演員不足20名,而且年紀都在50歲上下,只有農村“佛生日”,他們才有“用武之地”。如果沒有新鮮血液“注入”,也許岑兜村高甲戲就會成為“過去”。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去年7月,岑兜村聯合岑兜小學,在學校辦起一個高甲戲興趣班,開班招收了50多名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希望以此讓高甲戲向年輕一代傳承。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香港国产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天堂中文 |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