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婦女綜合發展主要包括婦女的經濟、社會、家庭、生命健康安全等領域的發展,本文從生命健康、家庭、教育、就業、參政議政五個領域來構建婦女綜合發展的指標評價體系,計算我國各地區婦女綜合發展評價指數,并提出提高婦女綜合發展水平的對策建議。 中國31個省市區婦女綜合發展各領域指數、綜合發展指數及排名表
■ 付云鵬 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主要標志,婦女發展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婦女社會地位及其綜合發展問題對促進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現實雙重意義。國內有關婦女地位和婦女發展的文獻很多。陳坤木針對婦女地位的概念和評價婦女地位的指標體系進行了研究。龍曉東從婦女發展的高度重視提高女大學生群體心理素質的意義和途徑。張迎紅通過構建婦女發展的指標體系對上海、倫敦、紐約、巴黎、東京五大城市婦女發展狀況進行了比較研究。吳帆通過構建家庭領域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指標體系對中國家庭領域中的性別平等和婦女發展關系進行量化分析。姜秀花建立了生命健康領域的生命安全、保健服務和疾病威脅等指標評價體系,對生命健康領域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狀況進行評估。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構建婦女綜合發展的指標評價體系,計算各地區婦女綜合發展評價指數,并對不同地區的婦女綜合發展指數進行評價分析。 婦女綜合發展指標體系構建 ——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婦女綜合發展主要包括婦女的經濟、社會、家庭、生命健康安全等領域的發展,因此本文從生命健康、家庭、教育、就業、參政議政五個領域來構建婦女綜合發展的指標評價體系。指標體系是婦女綜合評價內容的載體,也是婦女綜合發展評價內容的外在表現。依照婦女綜合發展狀況固有的特點,在建立婦女綜合發展評價的指標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科學性原則。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在于考評指標體系合乎婦女綜合發展的客觀規律,所選指標應不重復不遺漏。 二是可行性原則。指標體系要簡明扼要,符合婦女綜合發展的實際情況,考評方法和手段簡便易行,能根據婦女綜合發展的現有基礎條件進行操作。 三是整體性原則。指標體系的建立應盡可能全面、完整,考慮到婦女綜合發展的各個方面,應能反映出婦女綜合發展的總體狀況。 四是可比性原則。婦女綜合發展指標應具有普遍的統計意義,應建立在統一的核算范圍內,這有利于婦女綜合發展同時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 |
- 2015-12-09福州市婦聯積極開展“恒愛行動”組織各界婦女為新疆困難兒童編制愛心毛衣
- 2015-12-09南平市十縣(市、區)開展“12.4”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法律宣傳服務活動
- 2015-12-09廈門市婦聯積極實施“美麗廈門·巾幗交流行動”
兩岸婦女民間交流成效顯著 - 2015-12-09鯉城區婦女創業就業培訓基地舉辦會計技能大賽
- 2015-12-09孟曉駟在內蒙古參加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終期檢查評估座談會時指出——
強化社會性別主流化意識重視老年婦女權益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