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家庭教育高峰論壇綜述
家風,兒童成長的背景,社會文明的基礎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陸士楨在論壇的發言中談到,家庭主要會影響孩子的價值體系、行為模式和心理素質,所以對孩子的一生有決定性作用。就教育方法來說,家庭教育滲透在日常生活照料里,具有隨意性、零散性的特點,這一特點決定了家庭教育不僅包括家長要有意識地對子女施加的影響,也包括家庭生活氣氛、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潛在因素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風既是父母教養和家庭環境的直接表達形式,更是家庭影響孩子的基本元素。事實上,每個家庭必有“風”和“規”,“風”體現著價值,“規”制約著行為,一個人的道德觀念、人格形成與他所處的家庭環境密切相關。 陸士楨表示,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并以此影響生活于其中的孩子是家庭教育基礎性的任務。家庭環境包括物質環境,更重要的是精神環境,精神環境對兒童的影響不僅是潛移默化的,而且是持久的,家風就是家庭的精神環境的主體。 消除影響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 來自臺灣南臺科技大學的博士、學務長王揚智在論壇上介紹了目前臺灣家庭教育發展現況。在談到如何對子女進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時,他認為首先要消除影響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例如:父母視孩子為其附屬品,不容許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及意見;父母很少提供孩子獨自處理事情的機會,也不愿讓孩子動腦去想,動手去做;父母不重視孩子的特殊性,而是套用所謂的成功模式來塑造孩子;父母一味以成人的觀點來衡量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并要求孩子達成其所設定的期望,而給孩子太多限制及壓力;父母不易包容孩子在嘗試參與各種事物中犯錯,懲罰嚴苛;父母忽略孩子內心真正的感受,不重視孩子的情緒反應。 王揚智說:“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子女”這句話點出了父母角色的重要性,要培育優秀的孩子,需要建立溫馨幸福的家庭,父母應能接納和欣賞孩子的獨特性;要協助孩子與家庭建立良好關系讓他們有歸屬感;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要教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要了解與尊重孩子是獨立個體。 |
- 2015-09-17長汀:因家庭糾紛想尋死 媽媽竟喂兒喝毒藥
- 2015-09-15龍山社區:“五項措施”關懷計生特殊困難家庭
- 2015-09-15周寧縣瑪坑鄉做好新農保優待計生家庭工作
- 2015-09-15杏濱街道開展金秋助學 幫助計生困難家庭女孩
- 2015-09-15錦園社區舉辦“親子活動” 計生家庭樂融融
- 2015-09-15TFboys為什么這么紅?小三只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