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我們該如何養老?”系列報道(四)
“民營資本+集體土地”:聯手打造農村養老新模式
“民營資本+集體土地”:聯手打造農村養老新模式
本村村民可享有優先入住和資金補助等優惠 住在長福樓306房的楊大姐,是2014年9月26日住進老年公寓的,她是西園村村民中第一位也是老年公寓第一位入住的老人。楊大姐對來訪的記者說:“來這里參觀完以后,我很喜歡就決定留下來了。” “現在一日三餐吃飯不用愁,有人聊天,晚上吃完飯還可以跳舞,在這里我過得很開心。”今年80歲的陳君標也已經在公寓里住了3個多月了,原先他每個月要交2600元,由于是本村村民并且生活可以自理,所以他每月只需要交2100元。 據了解,西園村村民有3000多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有800多名,孤寡老人有10多名。自2009年以后,西園村就將養老納入社保并實行城鎮社保,按照城鎮最低工資標準給付,老人每個月可以領到1500元左右,不能納入社保的老人就由村里出錢墊付養老金。 不僅如此,西園村村民入住老年公寓還享有優先權和資金補貼。針對入住的本村村民,村里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500元補助,對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1000元補助。西園村還自己組建了一支文藝宣傳隊,逢年過節都會為公寓老人帶去節日慰問,如打腰鼓、跳秧歌、街舞、廣場舞等,給村里老人帶去節日的問候。 即使這樣,西園老年公寓2014年9月份開始試運營到目前正式運營以來,村里也只有近10名村民入住老年公寓。許多人因受到傳統觀念束縛,不愿意入住老年公寓。“現在多數小孩都是獨生子女,那么這就意味著未來養老的負擔更加沉重,老年公寓是未來養老的趨勢。” 吳蘭娟說,村里采取開會宣講,發宣傳單,組織老人去公寓參觀,以及試運營期間只需交140元伙食費就可以免費體驗一周等各種形式來動員,可目前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仍然不多。 |
相關新聞
- 2015-03-23龍文區老齡辦組團赴正興集團養護院調研養老產業
- 2015-03-23彌補養老保險不足需國有資產補充
- 2015-03-21泉州擬招2199名公辦教師|"虛擬養老院"即將運行|泉州將對摩托車進行整治
- 2015-03-20各大房企蜂擁“養老”市場 難找到盈利商業模式
- 2015-03-20廈門市思明區建成全市規模最大的公益性養老公寓
- 2015-03-202014年底 南平市160萬人參加養老保險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