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石。近年來,各級婦聯組織積極探索創新家庭道德建設的活動形式和實踐載體,注重發揮婦女在家庭道德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文明家庭之花處處開放
“自己報名自己推薦,群眾監督群眾投票,我的家庭居然一路晉升,最終被評為市級‘五好文明家庭’。真是沒想到!”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白沙井社區的王利華欣喜地說。2011年,長沙市婦聯和天心區婦聯創新評選方式,改變傳統的組織推薦模式,在城南路街道白沙井社區試行“海選”“五好文明家庭”,從報名的100多戶中篩選出36戶家庭來參加海選。最終,12戶家庭當選社區“五好文明家庭”。一周公示審核后,再投票產生5戶街道級“五好文明家庭”進入決賽。
通過“海選”“五好文明家庭”活動,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影響和教育他人,白沙井社區涌現出越來越多優秀家庭。不僅如此,一些不和睦的家庭也在悄悄發生改變。
浙江省德清縣婦聯圍繞“山水美、農家富、社會和、機制新”的總目標,推出了“我為家園添光彩”主題活動,以“和美大行動”、“和美大家庭”等為載體,開展送綠化、送和諧、送健康、送服務的“四送服務”活動。活動開展后,在每個和美家園創建村都能看到巾幗林、“我為家園添光彩”創建標準墻體畫和宣傳欄、“和美家庭”示范戶和庭院美化示范戶,家庭成員的文明理念進一步增強、思想道德素質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各級婦聯組織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注重發揮婦女在家庭建設中的作用,大力倡導以德治家、科學建家等現代家庭建設理念和文明家庭風尚,推動將文明家庭建設納入黨委政府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和測評指標體系,為和諧社會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當好文明家庭守護神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長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河北省保定市婦聯針對隔輩老人普遍溺愛孩子的現象,在新市區辦事處、龍泉社區等10個社區開設了“四老”(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教課堂,請“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授課,通過“五老”促“四老”更新家教觀念;針對農村家長的家庭教育難題,組織家教專家走進8個縣(市、區)及學校舉辦了大型講座33場次,有效傳播了科學的家教知識、方法。
有調查報告顯示,30%左右的家長坦言自己是個“失敗的父母”。多年來,各級婦聯組織通過舉辦多形式的家教課堂,成立社區、中小學和幼兒園家長學校,幫助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據全國家教工作十一五規劃終期評估統計,目前全國建有近80萬所家長學校,有效地為廣大兒童創建健康成長的良好家庭氛圍和社會環境。各級婦聯組織還開展了“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的形式多樣的活動,并開展了家教立法調研。積極推進全國網上家長學校建設,深入基層組織家教知識講座3萬多場,使1000多萬戶家庭受益。
家庭道德建設邁上新臺階
社會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社會環境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家庭,對家庭道德觀念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家庭道德領域也出現了一些失范、失德現象。
據統計,近5年我國離婚人數年平均增幅7%;由于成長環境的變化,年輕一代的家庭責任意識淡化,一些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關系弱化,代際之間不和諧因素增多,家庭暴力、“啃老”、虐老等現象時有發生。
面對問題與挑戰,全國各級婦聯組織,把握新形勢下城鄉家庭結構上的新變化、需求上的新特征,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大力培養樹立和宣傳文明和諧家庭典型,著力營造昂揚向上的濃厚文化氛圍,進一步提升家庭工作水平。以城鄉社區為依托,持續推進“創建和諧家庭讀書活動”、“美德在農家”等活動,組織好全國五好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崇尚和諧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堅持巾幗志愿服務“立足基層、面向家庭、見諸日常、細致入微、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切實推動解決家庭道德建設領域的難題和消極因素,促進家庭道德建設工作在新的起點上不斷發展,讓文明家庭之花持久綻放。(記者 李海秀)
- 2012-05-17文明宜居城喜迎海交會 臺商嘆14年來福州大變樣
- 2012-05-16省民政廳召開全省民政系統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座談會
- 2012-05-16《賽德克巴萊》與文明之殤
- 2012-05-15福建32戶家庭獲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 2012-05-15劉云山:廣泛開展公民道德教育 推動形成文明道德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