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調查:男士們,你讓"女士優先"了嗎?
蔣月(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
它會像潤滑油一樣,增加幸福感
“女士優先”是是生活中的小細節,是一種禮讓,它將會像潤滑劑一樣,增加生活的幸福感。
近代以來,我們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時,學習的是先進技術,并非生活禮儀。因此,對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一直存有爭議。由于中國文化里并沒有這種禮儀,若要讓國人接受和認同,需要很長的過程。
“女士優先”是建立在女性被視為弱勢群體的認識之上的。在中國,自建國以來,強調的都是男女平等,講的是在法律上怎樣維權和保護女性。生活中,更多的是尊重,細節方面討論得甚少。
在中國,一般的民眾都講讓長輩、讓領導,講的是尊卑關系、輩分關系。因此,在生活中,他們無法感受到“女士優先”,同時也對這種價值觀有距離感,這是可以理解的。
作為女性,“女士優先”會讓我們覺得處處受尊重,會覺得親切、溫馨。但同時,這也對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將來“女士優先”也會像開車禮讓一樣,成為一種習慣。
高思剛(廈門市教育心理學專家):
“女士優先”要成為一種社會習慣
“Lady first(女士優先)”這四個字并不陌生,它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一條重要的禮儀原則,在西方社交場合,是否遵循“女士優先”是一條成規,是評價男士是否具有紳士風度的首要標準。
但在廈門,“女士優先”的習慣還未形成。高思剛如是說,“女士優先”是國際禮儀,而非道德標準,體現的是尊重婦女的理念。“但現在,多數男士們還很難做到 ‘女士優先’,這和社會環境有很大關系”。
中國人口多,資源相對少,帶有“不搶就沒有了”的觀念,從而忽略了關心異性。高思剛說,“女士優先”同其他文明規范一樣,不是人本性的自然行為,而是長期形成的一種習慣。“當絕大多數人養成了女士優先的習慣時,不僅能讓女士得到尊重,還會使公共場所的秩序井然”。
相關新聞
- 2011-03-08記永安審計局林寶玉:敢于碰硬的女審計員
- 2011-03-08“三八”婦女節特別話題:如何更快樂地做家務?
- 2011-03-08家庭暴力存在 廈門反家暴庇護中心成立3年無人求助
- 2011-03-083月旅游淡季來廈游客少 廈門旅游酒店猛攻女人心
- 2011-03-08慶祝“三八”婦女節 晉江千人跳健身舞
- 2011-03-08本周多家銀行推出“三八”節女性刷卡優惠活動
- 2011-03-08購買女性保險因人而異 專家:單身、已婚應各有側重
- 2011-03-08多數女職工照常上班 女性"三八"節上班沒有加班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