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服務>健康 >正文

醫改辦:三年醫改預期目標已實現
來源:新華網 2012-06-20 編輯:黃水來

基層破除以藥補醫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契機,撬動綜合改革并建立起新的運行機制,破除了舊的‘以藥補醫’機制,這是一個系統的創新,是三年醫改最大的亮點。”李玲說。

2011年底各地基本完成綜合改革任務,建立起了五大運行新機制——公益性的管理體制、競爭性的用人機制、激勵性的分配機制、規范性的藥品采購機制、長效性的補償機制。明確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基本實現每個鄉鎮有一家政府辦衛生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政府投入和醫保支付等為主的補償渠道初步形成。據10個省的調查數據,改革后財政和醫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的補償比例平均達到72%,比改革前提高了22個百分點。

收入有保障,不再靠賣藥,回歸本位,價值得以體現是基層醫務人員的最大感受。廣西桂林市興安縣湘漓衛生院執業醫師郭能原來是一名鄉村醫生,2009年12月,他來到衛生院做了一名內兒科醫生,但是一直沒有編制。去年9月份,郭能通過競爭上崗入了編制,每個月工資漲了1000多元。他說:“比以前有自信了,覺得自己離夢想更近了。”郭能的夢想是“到老的時候有粉絲天天找他看病”。

世界銀行專家張碩認為,基層籌資機制有了很大轉變,由以藥補醫轉向以政府籌資為主,是重大突破,同時基層轉向提供連續服務的機制,上門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李玲認為,基層醫改使基層干部的理念、投入機制、服務模式發生變化,三年統籌性、綜合性的改革對社會領域的改革有重大啟示。改革也為下一步醫改探出了路子,找到了方法。

“現在要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公立醫院不改革,百姓對改革的感受不深;基層服務量占總量不到20%,如果不改,在大醫院擴張的態勢下,基層將成孤島。應該趁熱打鐵,盡快推動公立醫院改革。”李玲說。

上一頁 1 2 3

首頁> 生活服務>健康 >正文
相關新聞
·調整飲食結構有助于減輕放射損害
·陳竺:力除藥品產用環節監管盲點
·衛生部:中國7成醫療資源集中城市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福建要聞 國內熱點 文化教育 熱點專題
臺海播報 環球掃描 娛樂體育 互動反饋
生活服務 論壇熱貼 博文精選 報料投稿
< 返回首頁 | 回到頂部 >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亚洲欧洲中文字幕 | 天天在线高清手机看片 |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 直接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