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風險"催生醫保支付制度改革
來源:新華網 2012-06-14 編輯:黃水來
費用控制會不會導致推諉病人 一些專家認為,不管是北京的按病種付費,還是上海的總額控制,都在給醫院傳遞一個信號,要控制費用,不然超出部分就得自己扛。這類信號背后的風險是,醫院有可能為了控制費用,推諉病人,抑或是醫療質量受到影響。 對此,不管是政府管理部門,還是政策的執行者醫院或醫保部門都認為,在制度設計中,應該考慮到這一因素。禮來公司中國副總裁邢軍博士說,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是,建立監管部門保證醫院的服務質量,防止推諉。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政策學教授顧昕進一步給醫保支付改革提出細化的建議。比如,住院按病種付費的模式,會不會導致給醫院這樣的暗示,收一個病人,就可以得一份錢,所以該不該住院的,都安排住院。 在顧昕看來,這樣的問題很好化解,如果病人在短期內兩次住院,那么就要對住院效果進行評估,如果是第一次的原因,沒治好病人,就讓病人出院,那么就可以拒付第一次住院費。如果是第二次的原因,沒有住院必要卻收治病人,那么就可以拒付第二次住院費。 再有,據顧昕了解,在一些改革試點的地區,預算外結余的資金并不都留給醫院,最多只有40%留給醫院支配。40%的資金難以調動醫院的積極性。有的試點地區,即便超了預算,也不是醫院完全埋單。最終的結果是,超支了醫院不負全責,結余了也不能全部支配,醫院控制費用的積極性不高。他建議,應該通過提高醫院的責權利,來倒逼醫院提高管理水平,控制費用。 邢軍認為,一套行之有效的獎懲措施才能真正激勵醫院。 顧昕說,醫保付費改革的復雜性導致制度設計會有不合理的地方,制度設計部門要注意進行調整。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司長姚宏說,不管是北京試點的按病種付費,還是上海的總額控制,任何一種單一的付費方式改革都不能支撐起醫保的大盤子,改革需要的是一整套的支付制度。(記者 劉世昕)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