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成城市地下水污染問題嚴重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2-05-28 編輯:黃水來
城鄉水源地難逃污染蔓延 在流向終端居民用戶的漫長旅途中,飲用水源地是水作為資源的第一站。 搜集到99000多條企業環境違法記錄,曾獲得七部委聯合主辦的“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項的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負責人馬軍告訴記者,相對于下游其他環節,飲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對終端居民一般影響較大,其中重金屬污染、持久性有機物污染很難被傳統水處理工藝消滅;但飲用水源地的產業轉型升級成本,不僅大于水廠升級改造成本,甚至大于城市管網改造成本。 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宋剛、錢永濤透露,華北地區有四成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存在不同程度超標。而農業面源和農村生活源等非點源是造成農村飲用水水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宋剛、錢永濤分析,與城市相比,沒有經過法定批復的保護區或保護范圍作為監管依據,是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監管缺位的重要原因。此外,農村飲水工程一般由地方水利(水務)部門建設后移交給使用村莊,建設前期地方環保部門基本沒有介入。突出表現之一就是大多飲水工程沒有經過環評,部分水源井選址不合理,水源井周邊環境污染嚴重,給飲水安全造成較大隱患。 除了農村 , 馬 軍 舉 了 幾 個例子,東部沿海地區的多個飲用水源地已經因水質不達標而被棄用,比如太湖沿岸城市已經放棄了就近取水 , 無 錫 等 地 實 施 了 長 江引 水 工程;因水位下降、水質下降影響,華北多地水井越打越深,深層地下水 也 開 始 受 到 污 染 ; 棄 用 錢 塘江后,杭州選擇從千島湖調水,從而跟上游的建德地區產生矛盾。 “ 除南水北調這一國內最大調水工程外 , 從城郊到農村再到山區 ,從下游到中游再到上游,各地的飲用水越引越遠 。 ” 馬軍說道。 馬軍分析道,飲用水源地一般在河流上游的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往往渴望高額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導致礦山開采和冶煉、石化和化工等高污染行業“遍地開花”,管理粗放、執法不嚴,導致水源污染物排放總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