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取消以藥補醫 北京打組合拳
來源:新華網 2012-05-21 編輯:黃水來
建議 有技術含量的診療都應提高價格 還有不少醫生建議將有技術含量的各種治療都納入費用調整范圍。梁存河說,目前的手術費標準是十幾年前定的。“比方說,一個疝的修補術手術費400元,一個膽囊切除手術費只有400元,而手術需要3名醫生、2名護士及1名麻醉師參與,醫生的勞動就那么不值錢嗎?”諸如換藥費、護理費、化驗費、拆線費等也都面臨相同問題,“拆線費一針才8毛錢,做一次肛門鏡才5元,耗材費就差不多5元,醫生基本上沒有勞務收入”。 “一個普通的頭部CT,醫院收費200元左右,其中機器掃描180元,這是根據機器折舊來計算的,其余的20幾元是耗材的費用,整個費用結構里沒有一分錢是醫生的勞務價值。”一位放射科主任也算了一筆賬。 韓曉芳說,這次改革沒有包括手術費等其他的費用,但是會逐步調整,循序漸進。 鏈接 北京醫改三年亮點 260項醫改任務已全面落實。政府三年醫療衛生總投入489.07億元(不含中央補助),占經常性財政支出比重逐年提高,達到6.54%。 在全國率先實現基本醫保制度人群全覆蓋。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達到70%左右。城鎮職工醫保報銷比例從70%提高到85%以上。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從17萬元、7萬元增加到30萬元、17萬元。重大疾病救助限額從3萬元提高到8萬元。 創新了預約掛號、無假日醫院、主診醫師負責制等服務模式,大醫院就診能力提高25%,整體預約就診比例達到40%以上。 市屬大醫院次均住院費用10年以來首次下降,個人醫療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三年前的30.5%降至24%,城鄉個人就醫負擔比例較三年前平均下降20%以上。 成立了首都醫藥衛生協調委員會,探索推進醫藥衛生資源屬地化管理。成立了北京市醫院管理局,管辦分開的管理體制正在形成。 全面完成國家42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并新增11項。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達到6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