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線城市房價率先進入調整期
來源:新華網 2011-12-31 編輯:黃水來
地方“承壓力”持續受考 上海房地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嚴榮說,這種嚴厲的調控措施,對于樓市“價格目標”的實現可謂立竿見影,地方“承壓力”持續考驗,有幾個問題值得關注。 調控會否面臨“軟執行”風險?專家表示,在沒有很好地解決土地財政之前,一味地“調控高壓”恐難持續。來自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其監測的25個大中城市土地出讓金全面下滑,比去年同期減少1172億元。 開發商會否通過“玩數字”應對調控?比如,“雙限”之下的珠海樓市就迎來精裝房改售毛坯房的風潮,“一個樓盤原來每平方米賣1.6萬元,現在降為1.1萬元,看上去每平方米就可以直降四五千元。”金地集團(600383,股吧)珠海投資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楊峻說。 “樓市調控不是為了"數字達標",而是要著眼于改善民生,讓老百姓著實感受到房價的下降;讓房地產業告別暴利時代,讓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一個理性的環境下健康可持續發展。”21世紀不動產深圳泛城總經理楊創慧說。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