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熱點>時政要聞 >正文

人民日報:普通百姓稅負一直在減
來源:人民日報 2011-11-21 編輯:黃水來

●腰包再鼓些,民生保障再多些

百姓的焦慮,很大程度上源自收入增長緩慢而保障方面安全感不足

百姓的焦慮,很大程度上緣于收入增長緩慢而保障方面安全感不足。

“每月2000多元錢的工資,沾不上低保,拿不到補貼,說實話日子還是挺拮據的。如果每月再多1000元,家里可以多吃幾頓肉,每年添幾件新衣裳。”申麗希望收入還能增加,改善即期消費。但說到保障,她覺得還是要靠國家:“現在每年看病要超過1500元醫保才給報銷,這個‘門檻’能不能再低點?”

河南農民程云今年45歲,他和妻子都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每人每年交200元,這樣滿60歲以后,每個月個人賬戶有21元,基礎養老金賬戶現在是每月55元。“每月養老金加起來有71元,現在什么都貴,這點錢也就是能買30斤大米。真到我們老了沒有了勞動能力,平時吃的、穿的,冬天買煤取暖都要花錢。靠這點錢養老怎么夠?要是國家不多給漲點錢,等15年后我開始領養老金時,這點錢更不頂什么用了。”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實指出,增收入、均貧富、解焦慮,需要在初次分配過程中,逐步完善最低工資政策和工資談判機制;提高農產品價格,確保農民收入穩步增加;改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勞動力就業機構,提升就業數量和質量;提高資本市場的競爭性,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再分配過程中,則需要增加對低收入人群的轉移支付力度,完善社會保障,加大扶貧力度,加快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周天勇指出,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財政也要從生產建設型財政轉向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型財政。“十二五”期間,應改革政府的支出體制。以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民生事業為先,壓縮行政公務支出,體現執政為民的理念。此外,對于財政預算的審計,要按透明高效的原則運行,并體現出納稅人對公共資金的管理要求。

上一頁 1 2 3 4 5

首頁> 國內熱點>時政要聞 >正文
相關新聞
·全國稅收總收入完成50028.43億元
·福建省去年實現稅收1851億元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福建要聞 國內熱點 文化教育 熱點專題
臺海播報 環球掃描 娛樂體育 互動反饋
生活服務 論壇熱貼 博文精選 報料投稿
< 返回首頁 | 回到頂部 >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网站 | 亚洲午夜国产AV中文乱码字幕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