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改滯后的7市將被掛牌問責
來源:新華網 2011-08-27 編輯:黃水來
政府投入不足基層醫院“創收”怎解決? 分析 針對目前政府投入不足、基層醫院“創收”牟利的問題,會議強調,著力解決公益性管理體制建設問題。我省新的編制標準文件已明確將政府辦基層機構核定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文件規定,體現政府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責任,按照區域衛生規劃,在每個鄉鎮辦好一所鄉鎮衛生院,在每3萬—10萬城市居民或街道所轄范圍內辦好一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積極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一體化管理。要嚴格控制鄉鎮衛生院轉為二級以上醫院的數量。 要讓基層醫院體現公益性,政府必須真金白銀地加大投入。雷于藍說,要建立長效性、多渠道補償機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舉辦費用和發展經費由政府負責、實行專項補助;運行經費通過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對其經常性收支差額由政府補助;發揮醫保支付的重要補償作用,通過設立一般診療費,調整基層機構服務收費標準并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這幾條補償渠道中,財政補助心須足額到位,這是實現基層機構公益性的基礎,也是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 對一些地區提出的財政壓力大、希望加大省級財政轉移力度的意見,雷于藍表示,已要求財政部門參照中央財政對各省的補助辦法,統籌使用各項醫改補助資金,設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改革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幫助解決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經費上的問題。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