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服務>職場 >正文

貴陽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低迷
來源:新華網 2011-05-31 編輯:黃水來

今年以來,貴陽市現場招聘會持續呈現火爆態勢,但用工需求旺于求職需求的狀況一直在持續,人力資源市場招聘展位還出現了“一位難求”的狀況。市人力資源市場專家認為“觀念、經驗、專業三方面限制”,是導致大學生求職不旺的重要原因。

“四不去”觀念阻礙擇業方向

在5月18日市人力資源市場,記者看到,不少大中專畢業生,手拿簡歷,在一個個的企業的招聘展位前,徘徊、觀望。在一家企業的展位前,記者看到招聘人員在勸說一位求職者應聘企業的數控操作技術員,但該求職者執意要應聘企業的行政主管職位。勸說未果,求職者走開了。“現在一線工作太辛苦,現在的大學生都怎么了,一進企業就想做管理人員。”原來這位求職者是數控專業的大專畢業生,卻不選與專業對口的崗位,而想做辦公室工作。

企業招聘人員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他們已經遭遇多次,企業需要大專以上學歷一線技術人員10名,但至今只與兩人簽訂了就業意向書,還不知道他們最終會不會去。他說:都嫌一線工作辛苦不愿去。

對此,市人力資源市場部負責人認為,就業觀念不端正,限制了大中專畢業生的求職愿望。從去年底以來,她就發現很多大中專畢業生存在“四不去”觀念:工資不夠高不去、離家遠不去、工作辛苦不去、工作名字不好聽不去。她說,從去年底以來我市很多企業都遭遇一線技術員難招,不是沒有人,而是沒有人愿去。我市一家上市企業的人力資源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底企業曾委托市場招聘30名高校畢業生,作為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后備人才進行培養,但當這些學生來到企業了解到要在一線工作兩年后,第二天就走了一半,現在只有10名大學生留了下來,他認為很多大學生缺乏梯級發展的觀念,加之期望值過高,對在一線,在基層工作缺乏心理準備。就業觀念不端正,限制了大中專畢業生的求職愿望。

實踐經驗不足工資待遇打折扣

在多場招聘會上,記者發現,很多企業在招聘條件上雖對學歷的要求不高,但都表明有經驗者從優。不少畢業生雖然所學專業對口,但由于毫無實際操作能力,難以符合企業要求,或由于沒有經驗或實際操作能力,企業要經過培訓才能上崗,工資待遇也會大打折扣,也難以符合求職者的期望值。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程先生坦誠告訴記者:“在經濟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對人員的需求確實在加大,但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非常有限。因為出于受用人成本和經濟利益的考慮,希望招聘有經驗的人員,來之能用,用之好用。”而經驗恰恰是剛剛走出校門的高校畢業生的軟肋,如果不放低姿態,就很難就業。

專業結構失衡與市場需求脫節

據了解,近兩年來我市的就業市場一直存在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雖然大中專畢業生每年在增加,但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有限。據統計,每年我省的大中專畢業生中文科類專業的人數都高于理工類及技術類專業的人數。而據市人力資源市場的統計顯示,用人單位對技術專業類人才的需求遠遠高于文科類和管理類人員。

記者在多場招聘會上也看到,企業對于文職類人員的需求一般都是1—2名,而對技術類人員的需求最少都在10名以上。

我市人力資源專家認為,這與當前部分高校專業設置不科學有很大關系。由于專業設置的不科學,畢業生專業需求總量不平衡,導致就業結構性矛盾。文科類專業畢業生的市場需求量普遍不高,而這些專業的畢業生人數又較多,造成這些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難上加難。同時,有的高校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仍沿襲傳統的培養模式,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動手及創新能力培養,忽視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雖有扎實的專業基本功,但動手及創新能力不強,又不愿從最基礎干起,因而難以適應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對這三方面限制,造成的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不旺,人力資源市場專家認為,一方面大中專院校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畢業生就業指導課程一定要深入,不能走形式,幫助大中專畢業生轉變和端正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大中專院校也要改變專業設置與市場脫節的狀況,根據市場需求科學設置專業,同時,在學生的動手能力、社會實踐等綜合素質的培養結合起來,使大中專畢業生有足夠能力直面就業市場。(東南網手機版)

首頁> 生活服務>職場 >正文
相關新聞
·大學生求職熱衷文員避談營銷
·企業人才背景調查考驗真誠度
·成都高新區推行“手機求職”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福建要聞 國內熱點 文化教育 熱點專題
臺海播報 環球掃描 娛樂體育 互動反饋
生活服務 論壇熱貼 博文精選 報料投稿
< 返回首頁 | 回到頂部 >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片高潮在线观看 | 中文高清亚洲电影 | 日本久久9网站 |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