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福州】
多云 23℃~31℃
福建政經  福建社會  國內熱點
臺海播報  環球掃描  娛樂體育
生活服務  論壇熱貼  博文精選
文化教育  互動反饋  報料投稿
位置: 首頁 > 博文精選 > 正文
時評的發展,需要大眾的重視
2011-05-09 10:06:34

反過來,這個時代雖然是一個產生快餐的時代,也是一個深度思考的時代。因為多元的文化為思考提供了多元的模式,于是就會有更多元的結果。孔子既然說自己有不惑之年,無疑也道出了一個人在很多年里都是有“惑”的,有惑自然可能導致偏頗、狹隘甚至錯誤的,既然這樣,一個讀者為什么會要求一個時評者萬事俱到、準確無誤呢,如果這樣想,本身是對自己辨析能力的擱置和荒廢。所以時評的作者和讀者,都需要理性的認識這種新聞或文學體裁。

自小至今,我是不喜歡和人爭執的,我覺得一定程度的妥協要比任何爭執都要來得有實效、有意義。更何況,人類的發展之中,完全由直接的正面交鋒解決的問題并不多,忽必烈一統歐亞,東瀛占領朝鮮半島等等,大都很快煙消云散,帶去只是破壞和災難。這一點在思想領域尤為如此,彼此的爭執或對峙到頭來破壞了發展。很多人認為通過時評開罵或者留言責難作者是文化爭鳴的體現,但我們看到的在網絡上時評的“對峙”,最后大多淪落為下流的辱罵。我想真正的百家爭鳴,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各自能夠自由的發表觀點,二是彼此能夠相對融洽的共存,而不是彼此壓制或者消滅。因為一切“對峙”勢必帶來各自的退守和防御,于是文化和思想的開放性遭到了打壓,只剩下了孱弱的蜷縮和徘徊。而一切真正想進入百家爭鳴圈子的“某一家”,有釋放必定有吸收。同樣,這個圈子里的讀者,也一定志在做一個博采眾長,吸納百家的思考者。

時評的發展,需要大眾對時評的重視,同時還要有質疑。因為“質疑”根本上是屬于知識分子最精粹的特征,因為有質疑才能有新的思考和創新,讀者的質疑正是促進時評者們前進的新的動力,但謾罵則不是;其次時評的發展還需要時評者們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攜手共進,排擠則不是。時評的成長,不靠消滅不同意見者,因為消滅了對方也意味著自己的寂寞和孤獨,帶來文化甚至政治領域的沉寂,一旦有了沉寂,理想的百家爭鳴則就遙遙不可及了。(魯氏春秋)

上一頁 [1] [2]

相關新聞
發改委竟然會如此看人下菜碟
無線電改變生活:無線電無限念
我一個同事申請到廉租房了!
深圳市咋越來越沒有人情味?
返回首頁
東南網版權所有 ? 2010-2015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久久免费视频二区 | 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亚洲中文字幕姦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