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港口建設質量水平
2025-04-17 09:37:4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7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3.3億標箱,繼續穩居世界第一位;在全球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國分別占8席和6席。當前,我國港口發展前景向好。 一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在深水化、專業化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港口發展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例如,2024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約13.8億噸,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一位;上海港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創下全球港口集裝箱最高紀錄;山東省提出“推動港口與臨港工業、城市服務功能深度耦合”,引導日照港形成臨港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的新型生態。交通運輸部此前印發的《關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7年,全國港口和航道基礎設施數字化、生產運營管理和對外服務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國際樞紐海港10萬噸級及以上集裝箱、散貨碼頭和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等內河高等級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網。建設和改造一批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干散貨碼頭。全面提升港口主要作業單證電子化率。加快內河電子航道圖建設,基本實現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航道通航建筑物聯合調度,全面提升內河高等級航道公共信息服務智慧化水平。 在港口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核心港口群承載壓力與內河港口功能弱化并存,清潔能源應用與污染治理體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同質化競爭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等等,尤需多措并舉化解難題。 強化樞紐功能。構建多層次港口體系,圍繞國家戰略布局打造樞紐集散效應,依托青島港、寧波舟山港等核心樞紐,增強全球航線網絡密度,深化海陸雙向資源整合能力。通過貨物吞吐量規模優勢,深度嵌入全球大宗商品價值鏈,形成兼具流量控制與定價影響力的資源配置中樞。提升內河聯運效能,以長江黃金水道與京杭大運河為載體,構建專業化碼頭集群與聯運網絡,系統性破解傳統多式聯運效率瓶頸。以差異化考核機制引導唐山港、湛江港等聚焦鐵礦砂、LNG等特色貨類,解決同質競爭的問題。 深化數智轉型。構建敏捷性基礎設施,聚焦數字孿生與區塊鏈單證技術突破,推動全自動化碼頭設備調度與風險預警體系智能化重構。深度優化能耗管理曲線,顯著降低船舶作業碳足跡,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目標。打造互聯性數據生態,依托跨區域港口大數據中心構建全域協同平臺,打通海關、物流與金融系統數據孤島,形成電子單證互認與通關流程標準化體系。在智慧口岸建設方面,通過流程再造縮短通關周期,為跨境貿易提供確定性服務保障。引領前沿性規則創新,設立數字化專項基金,培育自動駕駛集卡、高精度導航等場景標桿,同步主導國際自動化碼頭技術標準制定。 創新治理機制。突破外資準入限制,拓展規則對接維度,對標RCEP框架,建立港口作業時限與收費標準互認機制,深度融入區域貿易便利化框架。強化港航和海事的信息互換和監管互動,加強與海關、國檢、邊檢等部門信息互換、執法互助合作。完善信用考評制度,建立“互聯網+”信用監管模式。開展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國際交流,推動我國相關技術和標準“走出去”。開展智慧港口國際對標評估,統籌做好與國際標準的有效銜接,推進國際交流合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