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就醫壓力的溫暖一步
2025-04-01 09:41:07?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公立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國公立醫療機構取消門診預交金、規范住院預交金管理。為何要取消門診預交金?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解釋,隨著當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信息技術不斷完善,能夠節省患者排隊繳費時間、為后續治療提供押金的預交金作用逐步減弱。對預交金制度進行調整,可以減輕患者看病就醫的資金壓力。 這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改革舉措。門診預交金制度自上世紀80年代設立以來,曾在醫療信息化程度較低的情況下,為簡化繳費流程、減少患者排隊時間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醫療需求的增加,預交金制度逐漸成為患者就醫路上的“絆腳石”。不少醫院設置的預交金額高達數萬元,給經濟條件一般的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讓一些急需治療的患者因無法及時湊齊預交金而延誤病情。 如今,取消門診預交金,意味著患者無需再為預交金而焦慮,只需在出院時結算個人自付部分,大大減輕了患者的資金壓力。同時,這一政策也推動了醫療機構優化內部運營管理機制。取消預交金并非簡單的收費方式改變,而是促使醫療機構提高運營效率和財務管理水平,不再過度依賴預交金維系現金流。醫療機構需要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優化診療流程等方式來實現高質量發展。此外,醫保部門推進的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也將減少醫院資金墊付壓力,確保醫院正常運轉。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探索的“先診療后付費”“零押金住院”等信用就醫模式,為全國范圍內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經驗。這些模式通過與銀行合作,為患者提供信用額度,減少繳費結算環節,實現了診療過程的無縫銜接。這些創新舉措有效提升了就醫體驗。 取消門診預交金,是減輕就醫壓力的溫暖一步。醫療機構應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務。例如,加強智慧門診建設,構建全流程一體化門診服務,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溫暖。 當然,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如何確保政策的有效執行與落實,依然是未來需要關注的問題。各地醫療機構需積極調整自身的收費政策,并確保相關信息有效傳達給患者。只有這樣,才能讓改革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眾,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溫暖服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