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鏈增值端牢糧食飯碗
2025-04-01 09:41:0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各地區都要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共同把飯碗端得更牢。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既要強化耕地保護,夯實糧食生產的資源基礎,更要激發糧食生產經營的內生動力,讓農民種糧有錢掙、地方在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上不吃虧。 實現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耕地保護,對于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具有重要意義。落實以“大占補”“以補定占”為核心的耕地占補平衡新機制,應遵循“以恢復優質耕地為主,新開墾耕地為輔”的原則,解決好“山下園林地、山上耕地”等農用地資源錯配問題。通過優化農用地布局,實現耕地集中連片和質量提升,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資源根基。例如,2022年以來,江西省南豐縣將“退桔還田”工程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新增耕地2.56萬畝,促進了耕地集中連片,提升了耕地質量。又如,浙江省于2023年底啟動統籌推進陡坡與平原農用地布局優化和整治提升試點,目前已取得顯著的階段性成果。 在培育新型現代經營主體方面,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關鍵力量的協作協調至關重要。通過農用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產權調整創新,可以促進經營權集中流轉。例如,有的企業通過構建以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為紐帶,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多方利益聯結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比較成功地實現了耕地流轉規模化、生產標準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和銷售市場化,明顯提升了糧食生產效益。 有鑒于此,未來要把手中的飯碗端得更牢,一方面,應強化產業延鏈增值,提高糧食生產效益。糧食主產區應依托當地資源優勢,通過糧食精深加工向高附加值產品延伸,打造“種植+加工+銷售+物流”一體化產業集群,以產業延鏈增值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例如,作為產糧大縣的山東省東明縣,依托當地優質小麥,生產出全麥面粉、功能性烘焙食品等,構建了完整的糧食產業鏈,有效提升了糧食產業的經濟效益,2023年糧食加工年產值突破50億元。又如,海南省墨橋村以“企業+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布局水稻種植產業鏈,以糧食產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了糧食產業的“三產融合”延鏈增值。 另一方面,加大對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提升糧食生產積極性。糧食主產區貢獻了全國近80%的糧食產量,但受國土空間規劃及用途管制的約束,不得不犧牲相應的非農發展機會。啟動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加大對產糧大縣支持,保護種糧農民和糧食主產區積極性,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