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田到餐桌,一管到底
2025-03-28 09:56:15?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許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想吃草莓,擔憂農藥殘留;打算購買海魚品嘗,顧慮重金屬污染;路過路邊攤,本想大快朵頤,因害怕食材來源不明、衛生狀況不達標而作罷……從今往后,這些困擾將逐漸成為過去式。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以“全鏈條監管”為突破口,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為廣大老百姓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線”。 《意見》提出8個方面21條具體舉措,涵蓋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貯存、運輸、寄遞配送、銷售、消費及進口等環節,直擊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監管銜接的痛點,通過清晰界定各部門職責、強化協同合作機制,構建起一套嚴密高效的食品安全防護網。 值得注意的是,聚焦《意見》中“監管責任”“協同監管機制”“全鏈條監管”等關鍵詞,不難發現,此次頂層設計精準破除過往“分段管理”“九龍治水”的體制弊端,通過清晰規劃,明確構建起農產品從田間生產源頭直至市場銷售終端的全鏈條追溯體系,精準抓住了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核心要害與關鍵節點,為筑牢食品安全防線提供了堅實保障。這樣的全鏈條監管,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不僅能使食品安全責任更加清晰明確,監管流程更為順暢高效,還能杜絕部門間相互扯皮推諉的現象,消除監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漏洞。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意味著今后吃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油都將實現可溯源,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吃得更加踏實、放心! 《意見》對社會輿論反響強烈的熱點事件也毫不回避。比如提出建立實施散裝液態食品運輸準運制度、完善校園食品安全協同管理機制等,都能看見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子。不僅如此,《意見》還提及了加強對網絡食品銷售新業態的監管,尤其在當下網絡食品交易日益繁榮卻問題頻出的背景下,此項舉措極具針對性。通過這一系列務實且管用的監管舉措,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黨中央堅決守牢食品安全底線的堅定決心。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食品安全直接關系著百姓的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期待往后的日子,百姓走進菜市場、踏入超市,挑選食材時能多一份安心,圍坐在餐桌前,品嘗美食時能多一份舒心,讓生活在煙火日常里的每一個人,都能真切感受到來自食品安全保障的溫暖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