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 民生巷議 > 正文

對“零添加”套路說不

2025-03-28 09:56:15?作者:? 伍里川?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其中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明確提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

不少食品企業和商家利用消費者追求“天然”、不喜歡食品添加劑的心理,把“不添加”“零添加”作為宣傳用語,以此獲取不菲利潤。但這種宣傳,往往暗藏“機巧”。有專家以某款“果汁飲料”舉例,飲料的標簽上寫了“不添加蔗糖”,但其實蔗糖只是“糖”這個大家族中的一種,同時果汁中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這類產品所聲稱的“不添加”,絕不等于產品中不含有糖,容易誤導公眾。還有企業和商家聲稱某產品不添加某單一品種的食品添加劑,如不添加某一種甜味劑,實際使用了其他甜味劑作為代替,影響了消費者的正確認知。

食品企業和商家之所以能通過“不添加”“零添加”等話術“套路”消費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認識存在誤區。2023年6月,新華網報道,有關機構發起的《中國消費者食品添加劑認知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存在四大誤解,超過60%的消費者認為“長期大量攝入食品添加劑有害健康”,“‘零添加’‘零防腐劑’的食品更安全”。事實上,權威部門和專家早已指出,合規使用添加劑安全科學,具有合理性,否則絕大多數預包裝食品就無法防腐、保質。

部分消費者由于信息不對稱或知識儲備不足,對食品添加劑存在認識誤區,情有可原,但掌握專業知識的廠商卻為了利益最大化,故作“業余”、將錯就錯,就十分不應該了。不負責任地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營銷用語,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帶來的危害不可小覷。比如在廣告語的轟炸中,一些消費者成了所謂“零蔗糖”的忠粉,卻依然大量食用糖分很高的飲料,無異于自入糖尿病風險區。

此次更新國家標準,叫?!安惶砑印薄傲闾砑印钡日`導性標注,有利于提升食品標注的精準度和規范性,防止消費者誤聽誤信、身心受損。新規留有過渡期,但廠商應有盡快推行新規的自覺。

與之相對應的重大命題是,發力治理食品添加劑亂象,為管控食品安全風險筑牢籬笆。當前,違法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甚至玩起“科技與狠活”的現象并不鮮見。例如,2024年10月,上海浦東市場監管局披露過兩起超范圍使用、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案例?!疤砑觿┕磧冻裳└狻钡劝咐苍l關注。

教育引導消費者科學認識食品添加劑、摘下“有色眼鏡”的前提之一,是要給食品添加劑使用戴上“緊箍”,嚴守合法合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紅線。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對食品添加劑使用場景進行全程式、常態化監管,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違法違規行為,促進食品添加劑使用規范化、透明化。當食品添加劑不再成為“頭條”話題,當消費者不再對食品添加劑聞之色變時,“不添加”“零添加”這樣的營銷噱頭也就失去了市場。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第62久久 |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正在播放约酒店少妇高潮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