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 不只“飛”在天上
2025-03-26 09:24:56? ?來源:天津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叫個“空中快遞員”送外賣、坐個“空中巴士”跨城市通勤,科幻場景正逐漸走進現實。近來,低空經濟成了熱詞,千米以下的空域越來越繁忙。 低空經濟,不只“飛”在天上。低空經濟的“路”雖在天上,“根”卻在地上。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成長性和帶動性強是低空經濟的特點。根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低空經濟將達萬億級市場規模。藍天與陸地之間,競速新賽道,看似是向空間要效益,實際上是向現實需求要答案、向產業基礎要潛能、向創新思維要增長點。從空中飛到落地用,從研發制造到場景拓展,從基礎設施到產業體系,低空經濟的“千條路”與“萬條根”連接成一張看不見的網。 這張網,技術為筋、產業為骨。與高空相比,低空自然環境更復雜,一旦遇上惡劣天氣,飛行器就容易“迷路”。不久前,天津大學研發的“低空智能感知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2024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多項技術建立完整的低空智能感知平臺,讓飛行器看得清、看得準、看得全。項目如今已轉化為眾多產品,應用于200多家企業。創新是低空經濟振翅高飛的支撐,開放的、集成的、協同的創新,把技術融通起來,把研與用連接起來,新產業的根基也就更穩固。 這張網,是場景的千變萬化。在碼頭,一架無人機里是“空運”過來的海鮮;在景區,乘坐直升機觀看夜景煙花受到游客青睞;在街角,現磨熱咖啡“從天而降”,“低空+”的應用場景打開產業發展新空間、拓展消費新業態。當更多的消費場景被打開,當更多人通過肉眼可見的新業態,感知到低空經濟的可靠性、可及性,更多關聯細分產業也會“觸類旁通”,“生長”起來。 一端牽著制造、一端連著消費,低空經濟正變得越來越立體,這個“風口”產業也正在成為新的競爭焦點。乘風而起,就要有追風的能力。像船老大一樣觀風向而定航向,踩準行業發展“風口”,出發點是對自身資源和外部環境的準確判斷、全面布局,而非盲目追新逐熱。在寧河區低空經濟創新產業園,低空+農文旅、低空+物流、低空+生態正在成為發展標簽;在不久前成立的天津低空經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基于天津低空經濟產業基礎,構建天地立體綜合服務網…… 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創造獨特“打法”,讓資源要素更好地“流”向風口,“追風少年”自然會奔向美好的明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