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禁煙不能靠個人“硬剛”
2025-03-25 10:38:37?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日前,一條“女生勸阻吸煙被懟不聞煙味別出來吃飯”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激烈討論。有網友力挺當事人,“太勇敢了,支持室內禁煙!”也有網友持不同意見,認為該女生勸阻不成報警“太小題大做了”。 事實上,此舉并非小題大做。無論是餐廳或公共場合,吸煙絕非個人自由,而是對他人健康權的侵害。據統計,我國超7.4億人暴露于二手煙環境。每年有200萬人死于因吸煙相關性疾病,10萬多非煙民死于二手煙暴露。而我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全國多地也出臺了專門的控煙條例,明確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由此可見,在餐廳吸煙的行為已屬違法行為。可是吸煙者理直氣壯,勸阻吸煙的人反而被懟,這不僅暴露出一些人對二手煙危害認識不足,也體現出禁煙相關法規宣傳和執行仍需加強。 這個問題已非個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不久前,演員徐嬌在長沙勸阻吸煙報警也引發熱議。為什么公共場所禁煙禁而不絕?一是吸煙者不自覺,缺乏公共意識和法律意識;二是商家無動力,不想得罪消費者影響生意,對吸煙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三是執法無威懾力,因為吸煙場合多監管難,違法成本低,導致不少吸煙者和商家并不把禁煙當回事;四是大多數人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變相縱容了公眾場合的吸煙行為。 全面禁煙任重道遠,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挺身而出,對公眾場合的吸煙行為大膽說“不”。敢于較真的人多一些,支持禁煙的聲量就會更大些,勸阻吸煙的難度就會更小些。當然,正因為公共場所禁煙難,就更應該靠法治剛性,而非個人“硬剛”。要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加強監管與懲罰的力度,推動經營者主動履責配合禁煙,形成吸煙者不敢抽、不蠻橫的社會氛圍。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