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對上表現、不對下負責”說不
2025-03-24 10:01:08?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對上表現、不對下負責”產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在少數。“堅持求真務實,堅決反對熱衷于對上表現、不對下負責、不考慮實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的。 這些年,黨中央高度重視糾治“四風”,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但是,一些地方的形式主義仍以不同形式出現。比如,有的地方在貫徹上級任務時,為了突出表現而拔高目標,在實際操作層面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 “對上表現、不對下負責”的背后,既有個別干部政績觀“偏航”的問題,也有“考核評價”的問題。抓工作、促發展,既要對上負責,也要對下負責,既要吃透上情,也要摸清下情,正確處理宏觀與微觀、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等關系。如果在貫徹落實上級精神時,只考慮上級“高興不高興”,在體現基層和群眾意愿時,不顧基層實際、忽視群眾呼聲,這種只唯上不唯實的做派,往往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作祟。 向“對上表現、不對下負責”說不。眼睛不向下看,就容易脫離群眾,落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窠臼。比如,在環保檢查中,為了給上級展示“突出成績”,有的部門會在檢查路線上“精心布置”,臨時關閉一些污染嚴重的工廠。而當地的環境污染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治理。因此,黨員干部要經常叩問內心,是不是在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而忙碌?有沒有一心一意在為人民群眾做事情? 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從來都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對黨負責,就是對人民負責,對人民負責,就是對黨負責,兩者統一于對黨和人民事業的高度負責之中。作為黨的領導干部,群眾工作是我們的看家本領,不僅要眼睛向下,還要腳步向下,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只有在工作中實實在在為群眾做實事、辦好事,才能找準工作的方向、自身的定位。 黨心齊,黨治國理政就有力量。人心齊,黨的執政基礎就堅固。只有上下同欲,在工作中始終堅持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一致性,才能真正盡到職、負好責,真正為人民服務、肩負該擔當的責任,讓黨心民意同頻共振,事業發展才會行穩致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