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不能“美顏”過度
2025-03-19 10:11:10?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最近有消費者反映,其在某旅行社直播間下單了三亞某豪華酒店套房,但當其抵達酒店時卻大失所望。(3月18日央廣網) 這幾年,直播帶貨熱度飆升。但在其成為火爆風口的同時,各類市場亂象也愈發扎眼。不管是頭部主播,還是“野生”主播,動輒“全網最低價”,但其口中的“家人們”并沒有真正得到實惠;一些售后服務跟不上,一旦遇到糾紛,消費者想維權難于上青天;在消費者最為關注的產品質量方面,一些直播場景美顏濾鏡過度,營銷文案吹得天花亂墜,產品到手后卻發現嚴重貨不對板……如此種種,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消費體驗。 帶貨也要講帶貨的規矩。在直播帶貨場景下,買賣雙方不用面對面交易,消費者對購買的商品也沒有真切的體驗,但這絕不意味著以次充好、貨不對板的產品就可以乘虛而入、消費者購物只能“開盲盒”“撞運氣”。相反,商品質量和消費者權益保障必須時刻“不掉線”。 野蠻生長沒有出路。面對屢禁不止、迭代出新的虛假宣傳套路,治理如何跟上已迫在眉睫。當前直播帶貨出現的種種問題與早期電子商務發展的情況如出一轍,在法律法規之外,發揮好平臺主體作用至為關鍵。事實上,一些主播或商家有恃無恐,頻頻用價格套路或編造劇本來套路消費者,說白了還是違法成本低、風險小、來錢快。特別是對一些“財大氣粗”的頭部主播和商家來說,開出的罰單或許只是利潤的“九牛一毛”。事關消費者權益,要讓他們對限流、下架、封號等平臺處罰心存畏懼。讓更多消費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免于后顧之憂,就要用好平臺制衡,比如鼓勵、獎勵用戶舉報,為其開通更便捷的入口與通道;通過AI、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對直播間進行實時監控,在“最低價”“跳樓價”等話術出現時觸發警報機制等,加大對帶貨主播銷售話術的規范力度,還帶貨直播間一片清朗空間。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