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新農具”深耕春天的田野
2025-03-13 09:38:29? ?來源:河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黑龍江很多地方,春耕技術服務隊利用物聯網設備進行田間凍土、雪深監測,并將測量到的凍土數據實時反饋到智慧農業指揮中心;重慶市銅梁區田野上,智能犁地機轟鳴作業,重慶智慧農服集團技術團隊穿梭田間指導生產,數字大屏實時更新墑情數據……當前,正值春耕春管的關鍵期,科技的力量正在書寫著春耕新篇章。(據央廣網3月12日報道) 數字屏幕里實時看墑情,手機App上調度農機、監測作業,物聯網設備監控氣溫、濕度……如今的鄉村田野,各種各樣的數智“新農具”處處展現著“科技范兒”,讓春耕春管更省力、更高效,也使得農業生產方式變得更科學、更智能。 在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說:“我在地方工作問農民‘播幾斤種子’?農民說‘用了幾千粒’。”從按斤播,到論“粒”算,正是數智“新農具”推動農業生產更高效、更科學的具體體現,也展現了科技創新成果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通過數智“新農具”、智慧管理來提升生產率,已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推動數智“新農具”深耕田野,我們有扎實基礎,也有充分的政策支撐。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邁進了世界第一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科技創新催生出一大批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在政策方面,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在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應用“新農具”,離不開懂技術又通農業的“新農人”。壯大“新農人”隊伍,既要加強政府、高校和企業的多方協同,建立健全鄉村人才培訓渠道和培養體系,也要為人才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搭建發展平臺,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為數智“新農具”真正應用于農業生產提供人才支撐。 應用“新農具”,需要良好的硬件環境。“將農村5G基站、物聯網覆蓋率列入鄉村振興重要內容”“加強高標準農田、農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全國兩會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加力補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就要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農業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場景,讓科技創新的力量貫穿于農業生產各個環節。 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科技春耕圖景,讓我們看到科技賦能農業的巨大潛力,也看到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美好前景。期待更多創新技術繼續深耕“數字鄉村”建設,激活田野新活力,為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